通在第3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雨感通時元有待,天分曉處可曾聾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前人祈雨未應二首
- 空感通家淚,難隨執紼塵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挽校書郎方公夫人二首
- 受水通灌盍預備,堤防以石堰筑泥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六月五日大風雨水弟觀有詩道其事因和之
- 王周通問私交在,蘇李酬詩故誼深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沉吟
- 幾路通員嶠,何山是沃焦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從兄使新羅
- 仿佛通寤寐,蕭寥邈微音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
- 不用通名姓,漁樵共主賓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送友失意南歸
- 海戍通鹽灶,山村帶蜜房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送客游吳
- 順報通霄極,紛綸瑞福遒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道卿舍人奉祠太一齋宮
- 神期通一語,無乃困津梁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過惠崇舊居
- 此心通妙法,他劫侍尊顏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贈通教大士善升
- 戴斗通歡瑞節來,新年共上萬年杯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紫宸賜宴
- 屹立通無礙,支持固有神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開元寺塔偶成題十韻
- 朱華通奏見晨暉,內寺傳薰得早歸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行香
- 一章通奏領州麾,詔許殘書得自隨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予既到郡有詔仍修唐書寄局中諸僚
- 閣道通天祿,宮門拂斗魁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龐丞相
- 時平通守貴,千騎斗鄣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魚太傅通判漢州
- 十年通籍向蒼龍,孤直何緣免諱窮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答客
- 山爐通夕火,賴爾獨吾私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冬日雜書六首
- 與君通家舊,邇者頗屢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李端叔二首
- 柯山通細履,幽步近青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正月十八日晴霽登柯眺望二首
- 假此通夕雨,遂收祝融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觀池漲有作
- 低窗通雪氣,喬木尚風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破幌
- 深根通九地,變化有微測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堂下幽草
- 風俗通秦壤,川原抱洛京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惠莊道中
- 殘雪通春信,鳴禽報曉晴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臘日晚步
- 山缺通巴峽,江流帶楚檣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寄金州姚使君員外
- 斷猿通楚塞,驚鷺出蘭橈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僧歸閩中舊寺
- 賓府通蘭棹,蠻僧接石梯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李侍御福建從事
- 蕭寺通淮戍,蕪城枕楚田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淮陽縣令
- 海波通禹鑿,山木閉虞祠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鸛雀樓晴望
- 海戍通閩邑,江航過楚城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人尉閩中
- 那辭通曙聽,明日度藍關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商山夜聞泉
- 一徑通高屋,重云翳兩原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訪山友
- 佛寺通南徑,僧堂倚北坡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晨自竹徑至龍興寺崇隱上人院
- 冰池通極浦,雪徑繞高巖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維舟秦淮過溫州李給事宅
- 野水通池石疊臺,五營無事隱雄才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題陸侍御林亭
- 移蔬通遠水,收果待繁霜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村舍
- 疊石通溪水,量波失舊規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奉命和后池十韻
- 胡山通嗢落,漢節繞渾邪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客歸振武
- 山橋通絕境,到此憶天臺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游歙州興唐寺
- 薄煙通魏闕,明月照驪山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宿昭應
- 小徑通商嶺,高窗見杜陵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題鄭侍御藍田別業
- 野徑通荒苑,高槐映遠衢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過洛陽故城
- 澧月通沅水,湘云入桂林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酬張二仲彝
- 長林通楚塞,高嶺見秦城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唐別駕赴郢州
- 川原通霽色,田野變春容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福先寺尋湛然寺主不見
- 川流通楚塞,山色繞徐方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
- 楚水通滎浦,春山擁漢京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孔黨赴舉
- 表里通明不假雕,冷于春雪白于瑤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石膏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