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3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瑩澈通三島,巖梧積萬層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漁塘十六韻(在朱陽縣石巖下,古老云:洛水
- 龍洞通天池兮巖鶴舞雙翎,鐵骨藏玉匣兮玉蛻和香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武夷歌
- 寒暑通陰陽之氣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(diào)曲 征調(diào)曲 四
- 星橋通漢使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七夕詩
- 濕折通夕露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夜聽搗衣詩
- 涸渚通沙路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望野詩
- 精誠通天天為惻,赦書一夕來宸極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秦女休行
- 仙源通海水,靈液孕山精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賦得古井送王明府
- 狹道通陵口,貧家住蔣州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李長史縱之任常州
- 文教通夷俗,均輸問火田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漸至涪州先寄王員外使君縱
- 為文通絕境,從宦及良辰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九日送洛陽李丞之任
- 律儀通外學,詩思入禪關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道虔上人游方(一作方干詩)
- 島夷通荔浦,龍節(jié)過蒼梧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南海送韋七使君赴象州任
- 平陵通曙響,長樂警宵聲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詠鐘
- 門前通大道,望遠上高臺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望遠
- 君詩通大雅,吟覺古風生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讀友人詩
- 解頤通善謔,喻指窮精義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并同鐘陵使府
- 不遣通宵盡醉,定知辜負風煙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雜言和常州李員外副使春日戲題十首
- 和理通性術,悠久方昭明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書紳詩
- 懷來通北戶,長養(yǎng)洽南薰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送安南裴都護
- 引泉通絕澗,放鶴入孤云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送映師歸本寺
- 斷橋通遠浦,野墅接秋山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陪包諫議湖墅路中舉帆
- 鑿池通野水,掃徑閱新芳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題邵端公林亭
- 谷容通窈窕,江色變蒲萄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過九江府
- 勝華通子共悲辛,荒徑今為舊宅鄰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過張祜處士丹陽故居
- 紅櫳通東風,翠珥醉易墜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疊韻吳宮詞二首
- 自非通靈才,敢陟群仙峰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包山祠
- 窮覽通表里,氣色何蒼蒼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蜀城懷古
- 半嶺通佳氣,中峰繞瑞煙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
- 水月通禪觀,魚龍聽梵聲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僧歸日本
- 鼓門通幕府,天井入軍營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李大夫赴廣州
- 村落通白云,茅茨隱紅葉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早渡伊川見舊鄰作
- 伏泉通粉壁,迸筍出花林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題秘書王迪城北池亭
- 自接通家好,應知待士心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春夜宴任六昆季宅
- 井田通楚越,津市半漁商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武進韋明府
- 郡國通流水,云霞共遠天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寄袁州李嘉祐員外
- 野竹通溪冷,秋泉入戶鳴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宿洞口館
- 綠田通竹里,白浪隔楓林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樂平苗明府
- 七橋通碧沼,雙樹接花塘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晦日益州北池陪宴
- 年少通經(jīng)學,登科尚佩觿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王使君小子孝廉登科歸省
- 巫峽通湘浦,迢迢隔云雨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雜曲歌辭·古別離二首
- 梨教通子守,酒是遠師供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長安感事呈盧綸
- 不是通家舊,頻勞文舉過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贈趙神童
- 流水通歸夢,行云失故關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司空文明歸江上舊居
- 片帆通雨露,積水隔華夷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歸中丞使新羅(一作李益詩)
- 小橋通野水,高樹入江云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訪許用晦
- 訝鼓通宵,花燈竟起,五夜齊開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(diào)名
- 誠心通杳杳,文物盛彬彬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/憶少年
- 果然通玄理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梧桐樹·一更里
- 也曾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梅花引·嵋山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