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3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晚夢通簾柙,春寒逼酒壚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仿(一作效)玉臺體
- 兄弟通四海,叩門事雖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
- 移花通狂鞭,春到兩皆遂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葺居五首
- 置囿通樵蘇,養(yǎng)獸讓麀麇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李氏園
- 置囿通樵蘇,養(yǎng)獸讓麀{上鹿下夭}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七李氏園
- 無計通湖水,長思種藕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種花二首
- 江水通三峽,州城控百蠻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戎州
- 河流通天非轆轤,下入金鼎融為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李鈞壽花堂〈并敘〉
- 契合通家心異姓,情敦同氣邁凡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金沙臺
- 秋成通四海,廩實到窮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郊祀慶成
- 塞坦通碣石,虜障抵祁連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關(guān)山月
- 水疑通織室,舟似泛仙潢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七夕泛舟二首
- 塞垣通碣石,虜障抵祁連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橫吹曲辭·關(guān)山月
- 里巷通往來,欲結(jié)雞豚社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隱諸葛如晦謂客舍不
- 無橋通竹處,有路到桃源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江上
- 古今通一理,趨鄉(xiāng)自多門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感寓三首
- 水細通巖竇,亭高壓海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侄孫亦龍作亭于小山之上□余以野亭名之得詩
- 豪杰通心腹,人心無怨咨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彭繡使平叛卒后除經(jīng)略小詩陳利害
- 千山通道路,一雨洗干戈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喜聞平峒寇
- 南州通外國,濁海溷清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何季皋司理故人也作詩見相勉意二首
- 鑿淺通流水,憑高見遠山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萍鄉(xiāng)縣圃
- 名列通夜臺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松柏篇
- 乳竇通海碧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從登香爐峯詩
- 老兵通漢語,指點話征西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漫興 其二
- 白石通宵煮,青萍忘歲華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寄友
- 溝塍通謝墅,禹穴近龍宮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中雜興 十四
- 書聲通遠谷,琴響應(yīng)清商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青田山房
- 漢婦通番語,羌兒厭杜詩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日晚
- 認情通、色受纏綿處,似靈犀一點,吳蠶入繭,漢柳三眠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綺筵張/好女兒
- 明釭通夜語,累塊寫胸中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留別米雍丘二首之一
- 一樽通濟橋邊酒,兩夜臨濉驛外鐘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永城邂逅周元通再索詩贈別
- (金尊通:樽) -- 出自宋·林逋·山園小梅
- 片月通蘿徑,幽云在石床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湖山小隱
- 漢驛通煙火,胡沙乏井泉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
- 地道通丹竅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游金華山詩
- 僅名通一藝,著書欲煌煌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讀書
- 恩波通四海,壽域載群生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仁宗皇帝挽詞三首
- 飛梁通兩涯,結(jié)宇臨四境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北湖
- 詩家通籍美,工部與司勛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退居漫題七首
- 故人通貴絕相過,門外真堪置雀羅,我已幽慵僮更懶,雨來春草一番多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閑居
- 騶珂通峽響,門戟照秋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峽州陳廉秘丞三首
- 橫橋通廢島,華宇出荒榛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題錢君倚明州重修眾樂亭
- 飛廉通上苑,鳷鵲帶天淵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賞花釣魚二首
- 朱橋通別島,白路出荒村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南湖二首
- 縈紆通桂觀,隱見帶龍樓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景福東廂詩·御溝
- 幾為通書翻喪寶,愈令好事惜傳人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子高有徐浩詩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數(shù)本石有微
- 上苑通丹禁,修林繞玉堂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雙竹詩
- 夜聲通旅枕,曉色弄晴暉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又和雪霽
- 前年通渭血成壕,天上太白愁烽高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夏州亂
- 紫氣通華岳,黃圖辟草萊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萬侍御赴判劍州過金陵有贈(君以邊事論政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