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3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河水通天上,瀛州接世間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待漏入閣見贈
- 翡翠通簾影,琉璃瑩殿扉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月三十韻
- 今夜通州還不睡,滿山風雨杜鵑聲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舟泊夜讀微之詩
- 冰壺通角簟,金鏡徹云屏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飲致用神麹酒三十韻
- 誰令通鼻息,何故辨馨香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蟲豸詩·蟆子
- 春林通一徑,野色此中分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溪山?翠圖
- 睿感通三極,天誠貫六幽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晚秋喜雨
- 金縷通秦國,為裘指魏君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綾
- 簾箔通明香似霧,東君無處著春寒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元夕
- 禁鑰通三鼓,歸鞭任五更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
- 曲徑通深窈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隔浦蓮/隔浦蓮近拍
- 信未通、愁已先到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傷情怨/清商怨
- 拜望通明薦新熟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仙杏山
- 歡逢通世友,簡授畫戎籌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荊南贈別李肇著作轉韻詩
- 荒壁通泉架,晴崖曬藥壇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和盧常侍寄華山鄭隱者
- 竹徑通城下,松門隔水西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靈一上人初歸云門寺
- 鳥道通閩嶺,山光落剡溪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賈侍郎自會稽使回,篇什盈卷,兼蒙見寄一首
- 流水通春谷,青山過板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赴江西,湖上贈皇甫曾之宣州
- 江湖通廨舍,楚老拜戈船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鄂渚送池州程使君
- 泉源通石徑,澗戶掩塵容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棲霞寺東峰尋南齊明征君故居
- 政傳通歲貢,才惜過年華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贈元容州
- 秋草通征騎,寒城背落暉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王端公入奏上都
- 竹徑通城下,松風隔水西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寄靈一上人初還云門(一作皇甫曾詩)
- 秭歸通遠徼,巫峽注驚波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別覃孝廉
- 伐鼓通嚴城,車馬溢廣躔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觀早朝
- 北去通州號畏途,固應孝子為回車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旅懷
- 開灘通燕尾,伐石割羊腸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文山即事
- 浦程通曲嶼,海色媚重城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渡西陵十六韻
- 鼓徹通宵警,和門候曉晴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到宣武三十韻
- 習靜通仙事,書空閱篆文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和王倉少尹暇日言懷
- 碧水通春色,青山寄遠心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逢南中使因寄嶺外故人
- 蘭芰通荒井,牛羊出古城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秋晚山中別業
- 褒谷通岷嶺,青冥此路深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從舅成都縣丞廣歸蜀
- 水程通海貨,地利雜吳風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何召下第后歸蜀
- 謝守通詩宴,陶公許醉過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寧國夏侯丞
- 心被通人見,文叨大匠稱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即事
- 白石通宵煮,寒泉盡日舂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山中道士
- 舊渠通郭下,新堰絕湖西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永福湖和楊鄭州
- 舟輕通縈紆,棧墮阻指掌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苦雨中又作四聲詩寄魯望·平上聲
- 未會通何處,應憐玉女家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·石窗
- 重于通侯印,貴卻全師節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二游詩·徐詩
- 溝渠通疏荷,浦嶼隱淺筱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酬魯望夏日四聲四首·平上聲
- 穴枕通靈氣,長絲續命人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
- 今年通閏月,入夏展春輝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,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
- 一番通籍清都闕,百身書名赤城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對酒歌答謝公靜
- 奴人通使令,孩稚接戲弄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薛樂道自南陽來入都留宿會飲作詩餞行
- 有此通大道,無此令人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葫蘆頌
- 水德通萬物,發源會時亨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平陰張澄居士隱處三詩之亨泉
- 子魚通印蠔破山,不但蕉黃荔子丹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
- 班秩通烏府,樽罍奉碧幢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寄易定公乘億侍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