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3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曲檻通丹室,長松鎖翠煙。 -- 出自明·張治·萬壽節朝天宮習儀二首
- 辟徑通佳處,栽桃帶柳塘。 -- 出自明·張仲舉·寄題玉山詩一百韻
- 桑柘通依水,星河半在舟。 -- 出自明·周詩·秋夜對月因懷往歲華陽百泉送理山之荊州至殊
- 谷云通北固,津樹隔維揚。 -- 出自明·周詩·登金山
- 西夷通蜀路,因詫長卿文。 -- 出自明·朱應登·褒城道中
- 歌聲通上界,笑語在瀛洲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和白香山何處難忘酒(六首)
- 三杯通大道,一斗合自然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月下獨酌其二
- 遙知通德凄涼甚,擁髻無言怨未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日舟中望見有美堂上魯少卿飲處以詩戲之
- 朱樓通水陌,沙暖一雙魚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追和柳惲
- 桂水通百越,扁舟期曉發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湘中旅泊寄閻九司戶防①
- 沅水通波接武岡,送君不覺有離傷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送柴侍御
- 萬里通秋雁,千峰共夕陽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移使鄂州,次峴陽館懷舊居
- 河流通天非轆轤,下入金鼎融為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李韻壽花堂
- 曲徑通幽處,禪房花木深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題破山寺后禪院
- 竹徑通幽處,禪房花木深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題破山寺后禪院
- 托夢通精誠。 -- 出自魏晉·王粲·雜詩
- 薊城通漠北,萬里別吾鄉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古塞下曲
- 片帆通雨露,積水隔華夷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吊祭 [一作李端詩]
- 滯雨通宵又徹明,百憂如草雨中生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長安夜雨
- 里湖通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六州歌頭·向來人道
- 信難通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相見歡·桃源深閉春風
- 尋渠通咽處,繞岸待清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題家園新池
- 更能通得華池妙,南北東西不可當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智高通理性,凡下少周旋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無為通理性,猛利豈虛勞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大乘通語默,稽古便知今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犀心通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梅花引·春陰薄
- 賜歷通遐俗,移關入半胡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雜曲歌辭·升平樂
- 玉窗通日氣,珠箔卷輕寒。 -- 出自唐·薛奇童·相和歌辭·怨詩二首
- 竹徑通城下,松門隔水西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寄凈虛上人初至云門(一作劉長聊詩)
- 信以通,僾如及。 -- 出自唐·于邵·釋奠武成王樂章·奠幣登歌
- 碧水通春色,青山寄遠心。 -- 出自唐·常袞·逢南中使寄嶺外故人
- 竹徑通城下,松門隔水西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寄靜虛上人云門
- 鵠立通明殿。 -- 出自宋·李劉·賀新郎·鵠立通明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