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3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無路通談說,窮年謾揣摩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江南感事
- 書要通上古,史亦蘄盡信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
- 星河通故都,冰雪迫凋槁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次韻陳叔易遠別離三首
- 竹密通幽逕,橋橫逐澗斜。 -- 出自宋·孫邁·齊山僧舍
- 珍重通州守,凝香足燕清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寄通州徐居厚使君
- 舊吒通家子,容干相國尊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王季海丞相
- 一徑通深窈,叢林獨蔚然。 -- 出自宋·唐元齡·郁林寺
- 孔李通家爭幾許,當時獨未作門生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晦庵先生遺墨
- 暗明通壅翻還汝,無所還者吾其棲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尤美軒
- 竹密通幽境,橫橋逐澗斜。 -- 出自宋·王鞏·齊山僧舍
- 不復通舟楫,寧容坐馬韉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
- 水遠通天上,山浮似海中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洞庭題詠十一首·宿靈佑觀謝沈君
- 地靈通十洞,山邃宅諸仙。 -- 出自宋·王挺之·題黃山二首
- 淮南通守別花眼,曾向花前傾玉盞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題范子濟雙頭芍藥
- 透徹通真境,拘留即妄攀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題鄧成這粟庵
- 期君通籍金閨后,喚我松江共釣舟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送章明章善解官奉親還吳中二首
- 再約通宵飲,相邀秉燭椽。 -- 出自宋·王贊·和知軍毛奎小洞天詩
- 谽谺通石竇,參差流玉乳。 -- 出自宋·王執禮·游玉仙諸洞戲題碧云石崖
- 接竹通泉隔近鄰。 -- 出自宋·吳琳·題鹿田西寺壁
- □靈通一竅,如月未全盈。 -- 出自宋·吳文震·題半月巖
- 君生通貴家,我出寒素門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為韻得詩五
- 梅蕊通春信,霜風促歲除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寄里中社友
- 料事通神自一奇,奸雄如操已深疑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楊修
- 悠筧通泉壑,殘碑出野鋤。 -- 出自宋·徐文卿·偶題
- 性情通草木,羞辨魑魅奸。 -- 出自宋·許必勝·春日作
- 捫蘿通一徑,修竹蔽中籬。 -- 出自宋·許尚·華亭百詠·毗盧庵
- 梵譯通方語,林霜點衲衣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素上人游方
- 小橋通南浦,夾道桑榆綠。 -- 出自宋·嚴希孟·連珠池
- 詰曲通村小徑開,依山結屋任低隈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隱居雜興
- 逕曲通村深復深,聽鶯吟歇聽蟬吟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借虛谷太博狂吟十詩韻書懷并呈太博
- 內景通明誰會得,公安處寒曙色正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還劉曉窗吟卷就用卷端韻
- 蒼石通元精,溫潤抱天璞。 -- 出自宋·姚辟·游山門呈知府大卿
- 千里通渠竟達河,萬民力役怨聲多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·汴水
- 林靄通樵徑,山云隔寺鐘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伊昔四首
- 致身通濕大槐夢,快意畋魚紫石潭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游龍井
- 洪都通守詞華溢,漢殿文章元第一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木狀元惠示近詩一卷作詩為謝
- 碎彩通袁渚,余輝謝庾樓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試院中秋效諸進士作月涌大江流
- 漏聲通五夜,鐘韻自三茅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三月二十六日工部宿直
- 斷岸通秋月,虛檐受夏涼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筠溪
- 故家通社臘,與子同朝曛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送關國錄守簡州
- 豆粥通幽徑,松杉蔽野門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王氏山居
- 是心通神明,勿使形骸累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贈吳氏甥二首
- 秀能通造化,高豈礙摶扶。 -- 出自宋·曾會·題仙都山二首
- 豈知通窮良有命,君子當之無怨焉,虛使歌行世上傳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書白樂天琵琶行后
- 斜逕通采香,遠岫對棲虎。 -- 出自宋·張師中·楓橋寺
- 物意通人事,陽生一脈天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辛丑長至
- 幽蹊通古郭,荒磵入春畬。 -- 出自宋·張蘊·何山
- 接竹通生水,搴蘿補壞墻。 -- 出自宋·張至龍·齊云寺
- 若明通公溥,萬古破說鈴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絜矩書院示學子
- 一點通靈良不謬,檐頭報我喜還多。 -- 出自宋·趙琥·題喜鵲棲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