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3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四傍通古道,八面見平林。 -- 出自宋·李功父·賦江西立上人中巖
- 遠流通越派,殘日共秦光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書樓夏晚
- 圓疑通澤國,深可并天臺。 -- 出自宋·李含章·石盆寺
- □□通大道,玄關掩中黃。 -- 出自宋·李建中·澹山巖
- 清味通宵在,馀香隔坐聞。 -- 出自宋·李虛己·建茶呈使君學士
- 洞穴通諸頂,泉流接兩地。 -- 出自宋·李埴·四恩巖
- 檐夫通筆意,海客悟琴心。 -- 出自宋·林泳·雜述
- 未必通漢津,支機事荒唐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渡黃河舟子作難久之乃渡
- 渠未通古今,敢問儒者流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贈柯山夏梅月
- 未游通德里,曾識謝家兒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挽沈梅溪
- 精意通無間,神功斂不居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贈潘道士祈雨
- 水路通城近,人家與寺連。 -- 出自宋·呂江·宿橫金延慶寺
- 縉云通道入皇都,花滿京城水滿湖。 -- 出自宋·呂聲之·縉云道中
- 誰能通一藝,真不負三年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效進士作三年通一經
- 一編通言在,萬古無盲聾。 -- 出自宋·羅鑒·題吳氏四賢堂
- 九疑通舜野,八桂繞秦祠。 -- 出自宋·梅摯·昭潭十愛
- 野色通荒阜,津梁動碧虛。 -- 出自宋·莫柯·題資福院平綠軒
- 其用通天下,何嘗語世人。 -- 出自宋·倪龍輔·六經
- 有泉通石眼,不火沸池心。 -- 出自宋·聶致堯·祥符寺
- 榻臥通宵月,窗開疊嶂云。 -- 出自宋·潘玙·湖上寺
- 鳳簫通碧落,星石辨靈源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濟·句
- 泉脈通明鏡,封鄰接鏌铘。 -- 出自宋·秦密·遷江紀實
- 一誠通復心無愧,雖千萬往猶褐夫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李養吾董教同安為作長編
- 井近通鄰汲,橋崩斷客行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間居
- 溪才通舴艋,林已叫鉤辀。 -- 出自宋·區仕衡·柴門
- 小徑通山寺,飛檐抹曉霞。 -- 出自宋·盛松坡·烏石山僧舍
- 戒定通前念,蘇黃早見期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挽程淳老
- 巢穴通霄眼,塵勞無住主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題寄巢
- 偏身通身起來,盡受奴驅婢使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我圜通大士,唯以眼而聽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觀音大士贊
- 為君通一線,教子快平生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好個通天作略,自然脫體風流。 -- 出自宋·釋鼎需·偈二十首
- 手眼通身,只得一半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草長通囹圄,花飛落簿書。 -- 出自宋·釋懷古·贈萬年胡主簿
- 拶出通身是口,何妨罵雨訶風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溫·偈二首
- 拶得通身歸峭壁,善財不到別峰參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一山
- 一色通身白,天然絕點塵。 -- 出自宋·釋亮·頌古四首
- 那一通,你問我,玄關倒插無須鎖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八十五首
- 無神通菩薩猛劈一椎,千手眼大悲捏怪多端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二十五首
- 拽轉通身依舊黑,野花芳草轉風流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牛圖
- 水煙通徑草,冰玉入詩腸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山居即事
- 混俗通真,騎聲蓋色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窮則通,通則變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臭穢通身,如何洗卻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輥得通身是泥水,小兒戲劇誑誰人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布袋浴江圖贊
- 衲破通身冷,柴生滿室煙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一處通,處處通,手頭活落,腳下玲瓏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因記通身紅爛客,無端白紙強涂糊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寄云居掩室和尚
- 腥稼通身不自知,更來漁市討便宜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漁婦觀音贊
- 坂田通堰熟,溪水度灘喧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晚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