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3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靈龜通鬼神,肯自朵頤頷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湯南萬求詩贈別遂用其和韓總卿韻
- 二蜀通貨博,三峽為防堅。 -- 出自宋·杜曾·峽山古調
- 清忠通圣鑒,雅望應公臺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奉挽近故安撫侍郎龍學劉公
- 川源通漢沔,舟楫下瀟湘。 -- 出自宋·范崇·句
- 天理通神明,寸膚直糠秕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贈楊內舍景堯刲股
- 更于通氣處,細認澤山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先天易吟三十首
- 破袖通閑手,危欄寄遠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治圃雜書二十首
- 舊穴通羊豕,新畦隔芋瓜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治圃雜書二十首
- 業(yè)已通名敢退無,小為性命忍須臾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
- 老子通身唯是骨,梅梢作意為誰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寓杭久無詩長至后偶賦懷歸五首呈仁仲實
- 池塘通磵水,籬落護柴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紅云亭即事五首
- 精言通九譯,博學本三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譯學靳教授
- 車輿通旅客,籬落聚村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白土道中
- 成周通道八蠻朝,旅獒越裳孰敢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為張都目益題爪哇王后將相圖
- 貝仍通一覓,土尚錫雙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孔府判野耘嘗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
- 農談通稗史,騷詠入樵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韻
- 才是通漫刺,誰非獻屈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仇仁近持山村圖求屋貲
- 文章通造化,動與王公知。 -- 出自宋·孚禪師·箴仲殊
- 過橋通故里,分界入新河。 -- 出自宋·高衡孫·高塘橋
- 旋增通典缺,旋修阜陵書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讀書
- 詩思通山色,琴懷澹客情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雨后到芙蓉村
- 未能通去信,先得寄來詩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寄四明史雪汀
- 潮來通海道,爭趁一帆風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茜水道中
- 曲徑通禪室,藜床獨著書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贈蓼庵上人
- 要作通天一大儒,措心寥廓未為迂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康子思二詩有問道之意和其韻
- 姻好通來十八春,酒杯詩卷最相親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宋正紀挽詞二首
- 縈紆通邃徑,寂歷遠囂塵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張方回西湖二首
- 借鄰通隙地,對壁敞幽房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時升貽齋閣十韻
- 尋幽通野寺,訪古得危亭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登咒土寺東臺
- 柳橋通一水,柏徑隱重門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游靈泉寺
- 角門通細路,崎嶇上層丘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十一月四日陪諸公游神泉南山院二十韻
- 谽谺通一水,旁午飛橋跨。 -- 出自宋·何麒·題陽華巖
- 念念通前劫,依依返舊魂。 -- 出自宋·何粟·在敵營作
- 易描通臂狀,難寫斷腸聲。 -- 出自宋·賀德英·句
- 博古通今識,超群邁秀姿。 -- 出自宋·賀德英·圣小兒詩
- 憑高通楚望,懷遠眇胥靈。 -- 出自宋·黃伯劑·和張九成真如禪院詩
- 卷簾通燕入,掃徑惜花香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春日和韻
- 寄驛通鄉(xiāng)信,題詩記旅愁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書山陰驛
- 此路通南國,于今人少行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南豐道中
- 江淮通好雨,日月會剛風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上天池寺
- 燭還通德侍,研有雪兒供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南部
- 休傳通蜀道,端可棄輪臺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問訊次九日韻
- 縱有通神筆,亦應圖出難。 -- 出自宋·蔣緯·題澹山巖
- 此地通懸霤,清吟過叔元。 -- 出自宋·金應桂·送西秦張仲實游大滌洞天
- 肸蚃通精意,行人易往還。 -- 出自宋·樂章·龍壽山萬歲寺
- 鶚立通丹地,龍章近赤墀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留別范元長二十八韻
- 我愛通羊好,居民山作城。 -- 出自宋·李傳正·通山
- 我愛通羊好,回環(huán)云水間。 -- 出自宋·李傳正·通山
- 靈龜通火志,黃牛革得地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雜詩
- 鄰里通有無,泉甘草無毒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題朱老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