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3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闤闠通衢散不難,最艱難處是深山。 -- 出自宋·馬光祖·贈李端履
- 原言通榜皆實才,如己得之無彼此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再用觀入試韻
- 劍定通神收古匣,棋聊供玩戲紋枰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羅浮峒長寶谷王寧素送藥瓢
- 池水通湖活,江風過竹清。 -- 出自宋·儲泳·小園
- 純孝通神泉鯉躍,冤氣感天霜為虐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禽言十詠·如惡
- 淚擁通宵蠟炬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荔枝香近/荔枝香
- 吾生通塞寧須計,但視乾坤泰運開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淮南聞雁呈何復初同年
- 野水通眢井,山云補蠹闌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廣濟縣王氏山園
- 今古通津離別地,曉沙晴日出蟂磯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蕪湖縣
- 彼此通有無,朝昏事樵牧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行興國宮前市中
- 遣幣通秦好,求姻托鄭{左女右連}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次李信州七十韻
- 禹貢通遠俗,所圖在安人。 -- 出自唐·袁高·茶山詩
- 治教通夷俗,均輸問大田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漸至涪州先寄王使君
- 御錦通清禁,天書出暗關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山中月夜寄朱張二舍人
- 關國通秦限,波濤隔漢川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
- 山郭通衢隘,瑤壇紫府深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上元日紫極宮門觀州民然燈張樂
- 積潤通千里,推誠尊一卮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城隍廟賽雨二首
- 金閨通籍恨,銀燭直廬空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和竇吏部雪中寓直
- 外戶通宵不閉關,抱孫弄子萬家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贈魯山李明府
- 莫年通籍入金馬,虎豹嗔人窺九關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鳙溪行
- 冰消通淺溜,氣變躍潛魚。 -- 出自唐·王季則·魚上冰
- 守月通宵坐,尋花迥路行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寄寧海李明府
- 泉流通井脈,蟲響出墻陰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山居秋思
- 鄭國通梁苑,天津接帝畿。 -- 出自唐·張光朝·天門街西觀榮王聘妃
- 夢魂通玉陛,動息寄朱軒。 -- 出自唐·蔣防·藩臣戀魏闕
- 披榛通白道,束馬置朱幡。 -- 出自唐·李敬方·題黃山湯院
- 汴水通淮利最多,生人為害亦相和。 -- 出自唐·李敬方·汴河直進船
- 靈湖通漲海,天塹隔中原。 -- 出自唐·楊乘·南徐春日懷古
- 聲寒通節院,城黑見烽樓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題弘濟寺不出院僧
- 臨水通宵坐,知君此興同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對月寄雍陶
- 一隅通雉堞,千仞聳樓臺。 -- 出自唐·盧肇·題甘露寺
- 酒無通夜力,事滿五更心。 -- 出自唐·劉威·冬夜旅懷
- 或兼通楚塞,寧獨為揚州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汴河十二韻
- 阻河通渭水,曲苑帶秦關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宿同州厲評事舊業寄華下
- 島徑通山市,汀扉上海潮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憶宛陵舊居
- 海濤通越分,部伍雜閩音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寄睦州陸(一作侯)郎中(一作寄陸睦州)
- 勝致通幽感,靈泉有虎掊。 -- 出自唐·周繇·題東林寺虎掊泉
- 思苦通真理,吟清合大和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酬劉書記見贈
- 野露通宵滴,溪煙盡日蒙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移莎
- 明樓通御氣,神道仰重光。 -- 出自唐·許彬·清明節同高苗二學士扈駕謁山陵次韻
- 迸根通井潤,交葉覆庭秾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和友人許裳題宣平里古藤
- 忍歷通莊出,東風舞酒旗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晚春關中
- 莫言通海能通漢,雖解浮舟也覆舟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水
- 遠能通玉塞,高復接銀河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河流
- 筍抽通舊竹,梅落立閑枝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夏日即事
- 三境通禪寂,囂塵染著難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題竹溪禪院
- 敲關通漢節,傾府守河冰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蕃寇侵逼南歸道中
- 四海通禪客,搜吟會草亭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避地冬夜與二三禪侶吟集茅齋
- 朝罷通中一覺眠,右銀臺路入西垣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朝罷
- 泉脈通深澗,風聲起短蘆。 -- 出自·李中·題徐五教池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