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3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洛邑通馳道,韓郊在屬城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題壽安王主簿池館
- 內史通宵承紫誥,中人落晚愛紅妝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春晚紫微省直寄內
- 江流通地骨,山道繞天臺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寄胡皓時在南中
- 有使通西極,緘書寄北河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春閨
- 夢冷通仙闕,神融合太虛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渚病中,因思匡廬,遂成三百字,寄梁先輩
- 碾聲通一室,烹色帶殘陽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灉湖茶
- 易中通性命,貧里過流年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酬元員外見寄
- 群經通講解,八十尚輕安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贈劉五經
- 高甍通散騎,復道駕蓬萊。 -- 出自唐·楊師道·中書寓直詠雨簡褚起居上官學士
- 賜歷通遐俗,移關入半胡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升平詞十首
- 橫溝通海上,遠色盡山根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黃河
- 越巂通游國,苴咩閉聚蚊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聞官軍破吉浪戎小而固,慮史氏遺忽,因記為
- 望遙通北極,上徹見東溟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華岳
- 池館通秦檻向衢,舊聞佳賞此踟躕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題褒城驛池
- 遠村通后徑,一郡隔前岡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圣岡
- 玉窗通日氣,珠箔卷輕寒。 -- 出自唐·薛奇童·楚宮詞二首
- 鑿池通渭水,避暑借明光。 -- 出自唐·李嶷·讀前漢外戚傳
- 開瑣通新客,教姬屈醉人。 -- 出自唐·李廓·雜曲歌辭·長安少年行十首
- 渭水通胡苑,輪臺望漢關。 -- 出自唐·鄭錫·千里思
- 草草通流水不回,海上兩潮長不返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雜曲歌辭·古別離
- 皋著通鳴鶴,津應接斗牛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御溝十六韻
- 石橋通小澗,竹路上青霄。 -- 出自唐·王訓·雜曲歌辭·獨不見
- 河氣通仙掖,天文入睿詞。 -- 出自唐·趙彥昭·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
- 書帷通行徑,琴臺枕槿籬。 -- 出自唐·岑文本·安德山池宴集
- 狹斜通鳳闕,上路抵青樓。 -- 出自唐·楊續·安德山池宴集
- 桃門通山抃,蓬渚降霓裳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春日望海
- 關山通曙色,林籞遍春光。 -- 出自唐·李敬玄·奉和別越王
- 鳳樓通夜敞,虬輦望春移。 -- 出自唐·元萬頃·奉和春日池臺
- 禮闈通政本,文昌總國均。 -- 出自唐·任希古·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
- 雅頌通宸詠,天文接曙臺。 -- 出自唐·王光庭·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之作
- 感夢通玄化,覃恩降紫宸。 -- 出自唐·李憕·同望幸新亭賜錢公宴
- 淺流通野寺,綠茗蓋春山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陸士倫宰義興
- 恩華通外國,徒御發中朝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送和西蕃使
- 行漏通鳷鵲,離宮接建章。 -- 出自唐·韋濟·奉和圣制次瓊岳應制
- 碧水通三徑,高風重五侯。 -- 出自唐·張偁·題張子正觀察溪風亭二首
- 作詩通小雅,獻賦掩長楊。 -- 出自唐·竇蒙·題弟臮述書賦后
- 學深通古字,心直觸危機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紀事書情呈十二韻
- 二渠通作潤,萬戶映皆清。 -- 出自唐·呂牧·涇渭揚清濁
- 建禮通華省,含香直紫宸。 -- 出自唐·周徹·尚書郎上直聞春漏
- 城池通紫陌,鞍馬入黃云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送余贊善使還赴薛尚書幕
- 安得通官政,煙霞共一司。 -- 出自宋·陳堯佐·寄洪州楊太博
- 沙水通溪白,松筠逐徑陰。 -- 出自宋·韓絳·游鴻慶寺
- 驛橋通市人沽酒,湖水依城客放舟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槜李亭
- 潤應通月窟,洗合就云溪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紫花硯
- 步武通規近,生涯薄俸增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彭九廷評改丞衛首垂臨訪未遂馳賀輒成鄙句少
- 渠流通潁派,窗列隔淮峰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寄題郭明府寺丞潁上西齋
- 賢愚通塞理,誰與問洪鈞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暮春被病感書
- 內有通神筆,前無絕妙辭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題光和年西岳碑
- 野色通明林葉凈,溪聲奔迸岸沙頹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山中雨后
- 本不通言,何曾道、歡游勝如名利。 -- 出自宋·陳慥·無愁可解·光景百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