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14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今日一乘能心取,異時重譯要皆通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又和西捷
- 轇轕八弦騷遠邇,凄涼一代賦幽通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韻任伯再領宗學長句
- 先生救世心衣苦,后派多才命必通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贈卜者魏易齋
- 懇懇召和關主德,我皇心直與天通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入講論語二首
- 瓜芋村邊一畝宮,閉門不復問窮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示兒
- 明日金烏迎玉輅,始知圣主與天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絕
- 端平忝綴鵷行末,曾抗綱常疏一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耄志十首
- 從今中外多廉吏,家有錢神賦一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鄭丞相生日口號十首
- 小窗面野容山入,曲甽分溪與沼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溪庵十首
- 寫真影過于形好,鑿竅香來與鼻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諸人頗有和余百梅詩者各賦一首
- 少諳刀筆晚尤工,舊貫新條問略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聽蛙方君作八老詩效顰各賦一首內三題余四十
- 傳聞東澗拜南宮,朝野皆忻泰道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伯紀禮部造朝兼簡息庵二首
- 岸回初見遙峰出,浦盡新疏別港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孟夏泛方湖得同字
- 不是修身存養力,自緣方寸與天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慶建州葉守
- 退之云釋善變幻,愷之謂畫能神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龍眠十八尊者
- 久誦經書皆默記,試挑史傳亦旁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村校書
- 但愿海鄉魚稻熟,耄夫不復問窮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朔齋竹溪盛稱鑒臺李君談天小詩戲贈
- 翁生建安七子后,幼覽方冊夢寐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銅雀瓦硯歌一首謝林法曹
- 急召傳來主第中,孫郎上馬鼓三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席間即事
- 老子瞢騰大化中,支干一字不能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贈日者朱俊甫二首
- 若非閩嶠安書至,即是襄州吉語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出宿環碧
- 圣門性命言猶罕,俚俗支干說未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贈四明余天與
- 春江浩渺風濤急,方待先生濟不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竹溪中書重修縣橘二首
- 不是坡仙捐寶帶,此橋安得往來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竹溪中書重修縣橘二首
- 華裾乃肯訪衰翁,何德煩君贄一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陳生投贈二首
- 雨師若有分風手,留取車輪一道通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道中遇雨
- 白云溪北叢巖東,樹石夜與潺湲通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宿長水主人
- 寶幢珠節共玲瓏,九虎嚴關有路通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張屯田雪中朝拜天慶觀
- 轉谷索巖路始窮,隔林遙望一門通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題象耳山寺
- 公之初來蜀人喜,慈愛舊熟民情通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知府吳龍圖
- 時清早退人誰肯,命薄當閒我自通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青衣道人羅尚簡論予命宜退不宜進甚契鄙心連
- 登臨何必拘重九,腳力強時信即通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七兄初約登新樓作重陽敦前歲之盟適病足不能
- 交梨火棗根苗長,翠竹黃花信息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子有
- 雨余涼意生庭戶,夜半天河鵲信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新秋藥名兩首
- 耀真洞天鎖溟蒙,鰲背咫尺蓬萊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羅浮高壽崔制置
- 樛枝陰合翠熏籠,曲曲斜斜石徑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晚涼
- 識破太官羊氣味,故山好處夢先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夢中得蕎粥覺而記其景聯
- 四方上下無遮礙,一點清光處處通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月下用鄭大參和沾維那圓覺韻
- 自緣多病饒歸思,便覺山林野意通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庭松安靜堂
- 葉抽綠劍端黃茸,直立開拂泉貨通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甲辰閏月初伏快雨涼風晝眠初覺庭前小欄花木
- 尋思物理真難測,隨月虧圓亦未通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江上觀潮
- 若許死前恩少報,終期言下命潛通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別從兄郜
- 將星依舊當文座,應念愚儒命未通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王將軍
- 寒濤背海喧還靜,驛路穿林斷復通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同蕭山陳長官縣樓登望
- 縱目下看浮世事,方知峭崿與天通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登龍瑞觀北巖
- 婆娑戀酒山花盡,繞繚還家水路通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陳秀才將游霅上便議北歸
- 莫笑旅人終日醉,吾將大醉與禪通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式上人
- 非唯孤峭與世絕,吟處斯須能變通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李郢端公
- 才下軺車即歲豐,方知盛德與天通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處州獻盧員外
- 五岳煙霞連不斷,三山洞穴去應通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