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14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高齋每到思無窮,門巷玲瓏野望通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唐叔良溪居
- 三界唯心更無物,世中物我成融通。 -- 出自·寺公大師·醉義歌
- 千古已嘗規治亂,一身何足計窮通。 -- 出自宋·施宜生·題明道人
- 橋橫酒市青簾出,門對魚磯小艇通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南陽春日十首
- 天都佳氣郁蔥蔥,轉盼江河萬斛通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泗州
- 臨水人家竹樹中,只因孤嶼水船通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題畫(五首)
- 北飛亦有衡陽雁,上苑封書未易通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三山晚眺
- 千年卓立寺門中,閱盡滄桑世未通。 -- 出自·古直·唐刻經幢
- 懷錐不遇粵途窮,露布飛傳蜀道通。 -- 出自近代·黃興·致譚人鳳
- 久無談笑路西東,魚雁沉沉信不通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無題,集元人句
- 沮漳江上作漁翁,鈴閣猶遲一紙通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居沮漳有懷郡伯吳表海先生
- 談命誰稱妙莫窮,圓機端的與天通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贈談命余圓機
- 人寰隔絕無煙到,洞府深沉有路通。 -- 出自宋·蔡元厲·中閣
- 浮云聚散復西東,此處容君一線通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觀云
- 既非氣類相求者,豈解精誠妙感通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題江郎廟六絕
- 以次亭榭隨窠空,各各標揭題疎通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和林叔己詠福壽林塘韻謝楊守舉狀
- 泮渠下疏清波溶,時與潮汐相流通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
- 珍重前廊渾氣合,督提后進要心通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寓嚴陵學和鄧學錄相留之韻
- 終始此生無忝處,精誠妙與古人通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和陳侍郎韻寄題林尉肯堂
- 國論盈庭正尚同,唯公英略與天通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代上時相生辰
- 人間元有廣寒宮,誰道仙凡路不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月巖
- 綠醑好邀山月飲,紫鱗長與海朝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臨安送鄭左藏
- 西橋小小似垂虹,十里薰風胯下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西橋玩月
- 驂鸞翼翼裊清風,眼見云霄有路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鳳池橋成余長泰以詩賀次韻謝之
- 衡山開霽雨回風,正直心期自感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賀權郡雨應禱
- 煙霄一去□□隔,石戶雙開舊徑通。 -- 出自宋·陳某·留題九龍巖
- 到處隨緣是安樂,人生何地有窮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呂仲及適安堂
- 莆田遠在千山外,長使靈泉信息通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與周希顏游靈泉歸途偶作
- 但知此意無欣厭,一任時人自介通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連州招飲蒙軒次其韻
- 幾曲青山一畝宮,前村惟有小溪通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行崧嶺將半下瞰山中一人家似不與世者凝佇久
- 平田千畝萬山中,水脈高低處處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黃石溪
- 山頭要看僧禪定,南北東西路各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中峰
- 碧眼禪師錫振空,石頭無路不相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羅漢行道峰
- 武夷山水稱奇絕,歷歷仙源路可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子浩·寄題武夷
- 一一圓明人不識,卻尋石□任中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宗禮·玉巖
- 野渡橫舟人未老,大川作楫路將通。 -- 出自宋·陳宗遠·代壽某帥二首
- 剡源田舍誰能識,只此桃源有路通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次韻答鄰友況六首
- 清話客多無酒款,白頭交在有書通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寄袁季厚
- 寒氣望塵先斂退,陽和和軔已交通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臘月立春
- 坦途箭直千人過,驛使馳驅萬國通。 -- 出自宋·杜德源·安濟橋
- 我輩周旋實地中,此身窮處此心通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高兄徐倉高弟和劉公之兩絕見寄再韻謝之
- 一年春事逐飛蓬,燕語千愁訴未通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次沈節推送春韻二首
- 數過流年轉矚中,宦塵休更問窮通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劉人舍攜酒有詩和其韻二首
- 襟懷灑落志慷慨,風格俊爽材疏通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張義立制干赴闕探韻得東字
- 瑣事可容知較盡,塵編敢謂讀皆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悲歌五首
- 乳竇峰前路不窮,穿林逾嶺浙江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登上竺興福寺新閣五首
- 秋老紗窗猶未換,要令深夜月華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沈茂實小園偶書
- 松老槐顛異疇昔,定應窮極道還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感學事二首
- 靡滅山林心不愧,豈無窮者勝于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州學遇劉元煇胡子游二首
- 初喜明珠入掌中,良由善念與天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賀陳正之得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