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13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今已連天鋪滿地,順緣無漏必通津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行住坐臥三十二頌
- 結角羅紋隨處入,銀山鐵壁是通津。 -- 出自宋·釋有權·頌古十一首
- 末山超拔兮頂相不形,鐵磨變通兮舌頭無骨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截斷舌頭饒有術,拽回鼻孔妙通神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門風大振兮規步綿綿,父子變通兮聲光浩浩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妙觸宣明渠具眼,纖塵不受我通身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恭鑒二禪人干浴鑊求頌
- 老兔夢寒眠凈魄,真犀心醉得通星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妙慧上人求頌
- 諸緣豁凈兮山空秋壯,萬態變通兮華麗春脂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像維那寫老病阿師像請贊
- 道合圓常無異路,心空及第睚通津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送吳公裕
- 黃龍此語蓋天地,從來縝密不通風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今朝臘月十有五,摩那擊動三通鼓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演·頌古二十四首
- 將謂六識未具初生孩兒,元來通身是膽白拈正賊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聞說兒童騎竹馬,至今昴首望通衢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和西湖即席三首
- 更著須彌師子座,未饒摩詰妙通神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題翠巖丈室
- 地布黃金長照日,泉溜碧玉暗通溝。 -- 出自宋·蘇堅·重過石井
- 平昔知君兄弟名,籍隨廉茂策通經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張少卿過德清憶郎中五弟
- 四海桐江陸使君,阿咸詩律更通神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陸華父歸越
- 只有詩書來眼底,更無儕輩敢通函。 -- 出自宋·汪大章·哭大愚呂公
- 端有泮宮蓮幕士,愿隨綠水泛通津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賀張帥
- 齊武任夸非入妙,漢章雖巧未通神。 -- 出自宋·王著·禁林宴會之什
- 勾稽詎足究施設,直須舟楫濟通津。 -- 出自宋·吳申甫·壽主簿
- 寒色十分新疹粟,春心一點暗通犀。 -- 出自宋·徐大受·崖桂花
- 凈戒當年賽原身,積薪危坐志通神。 -- 出自宋·許端夫·贈祈雨僧彥圓
- 房閉松聲難辨雨,山連海脈暗通泉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古淡然才得帖住長蘆不受卻歸松風舊寺次社中
- 高剎長幡敞凈居,方袍圓笠照通渠。 -- 出自宋·楊備·龍興寺
- 侍講朱顏映折發,尚書野服接通衢。 -- 出自宋·楊長孺·題兩翁相見圖
- 風竹蕭蕭密掩門,苔封支徑曲通村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韻酬孫艮齋三首
- 草茂圜扉花滿縣,雨余村落水通田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一溪趙宰惠詩次韻謝
- 前歲讀書山水縣,今年二友來通川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題陳日華二友堂
- 少年識高畫愈精,胸蟠物象妙通神。 -- 出自宋·曾有光·贈畫山水陳兄
- 吾道有靈終用世,此心無愧可通天。 -- 出自宋·張異·題梅壇
- 負郭吾廬二頃田,面山臨水跨通川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題北村六首
- 環澗已為僧去碣,紅泉今與子通鄰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談·次曾景建紅泉精舍韻
- 五色雀飛慶薦祉,七星松古自通仙。 -- 出自宋·鄭玠·葛仙行祠
- 如子才豪猶未第,每思冥晦避通津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次韻張伯時以再任為賀
- 小筑危亭聚石淙,清溪環繞不通江。 -- 出自宋·諸葛賡·歸休亭
- 鑿破巖崖砥樣平,要令民旅得通行。 -- 出自宋·竺大本·題毛巔嶺
- 床上貝書多譯梵,門前海舶直通燕。 -- 出自元·周伯琦·答復見心長老見寄(二首)
- 玉局講殘春換劫,石臺丹在草通靈。 -- 出自元·袁桷·張虛靖圜庵扁曰歸鶴次韻
- 江左平疇白浪遙,賃舂空寓伯通橋。 -- 出自明·曹子念·除夕袁中郎縣齋守歲
- 花落語鶯還在樹,竹深流水細通渠。 -- 出自明·陳鐸·春晚過程竹溪用韻
- 畢缽羅峰迥入霄,不通猿鳥不通樵。 -- 出自明·陳繼儒·題畢缽山圖
- 繞塔幢幡四色分,開經鐘鼓三通作。 -- 出自明·等慈潤公·長干寶塔放光偈
- 萬一故人生遠夢,也應先過伯通橋。 -- 出自明·范汭·寄阮堅之司理二首
- 倉卒有語難具陳,不敢久立當通津。 -- 出自明·馮琦·燕然行
- 黛寫殘山帶郭遙,鏡浮新水不通潮。 -- 出自明·葛一龍·西湖
- 韋杜桑麻元兩曲,朱陳雞犬卻通村。 -- 出自明·顧德輝·次韻觀帖之什
- 卅載沉沉仙仗隔,何年前席坐通宵。 -- 出自明·何允泓·和受之滸墅夜泊感事次韻四首
- 共約更深歸及早,大家明日看通宵。 -- 出自明·劉英·十四夜
- 叛人攘臂胡馬驅,回看赤焰飛通衢。 -- 出自明·馬之駿·悲崔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