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13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假合都來歸至道,修持遠大更通玄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天語疑由公出然,公心默與天通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陳刪定日華除廣東憲取告中志深考古之語扁齋
- 集英殿前始相識,公已策名上通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改秩注縣西歸過上饒見太守同年莫郎中
- 楊柳河橋日向新,空江無處不通津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與喻應益言別
- 門前流水野橋斷,不過車馬唯通船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練圻老人農隱
- 問谷幾何先給直,作舟用濟廣通津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送郡守
- 世道支撐盡要人,閱人多后眼通神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贈風鑒神眼
- 遵新天子法永阜,為先皇帝服通喪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乙丑元日口號十首
- 少小從軍事袴鞾,只今廟算主通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二首
- 慈母清齋奉竺乾,平生功行默通天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仲弟十絕
- 家有寧馨堪跨灶,囊無阿堵可通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和二首
- 使指何功煩卜夜,遨頭此念可通天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燈夕二首呈劉帥
- 畚土為城塵滿面,握拳猶戰膽通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哭豐宅之吏部二首
- 目眚端由書作崇,心癡常怕畫通靈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書畫一首
- 物貴皆由楮幣輕,近聞五嶺亦通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絕句二首
- 蓬戶無人來問疾,薇垣道汝妙通仙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贈許登仕
- 穩看林間上番筍,惜無馀地可通幽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寓廣教寺東軒
- 鳴佩甘泉不乏人,誰能博古復通今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敷文閣學士李仁甫挽詞十絕
- 三圣深恩空刺骨,幾年歸夢已通神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子中兄韻三首
- 烏府凜然賢執法,紫垣籍甚古通儒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陳叔晉舍人殿試筆記
- 一把牙籌空自苦,蓋棺著得幾通衣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
- 地暖孤鴻來索伴,天空雙鷺下通家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韻可庵梅
- 乾馬坤牛放手騎,縱橫上下盡通逵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青草夢詩后兩句早作足之
- 開濟無功須早去,故時瓜隴有通侯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丙申五月游興化西門上溪
- 九德陶熔空有跡,六窗清凈始通禪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酬王相公見贈
- 內苑春、不禁過青門,御溝漲、潛通南浦。 -- 出自宋·萬俟詠·三臺·見梨花初帶夜月
- 千里山河臨劇郡,九天鴛鷺別通班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路學士知河中府
- 簿領孜孜防黠吏,邱園矻矻訪通民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十六兄先輩見寄
- 弩矢紛紛夾道趨,旌旗獵獵照通衢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偕方次云餞孫守月下同歸戲成
- 漢節凋零胡地闊,北州何處是通汗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汴京紀事二十首 其三
- 縱人間信有,犀靈鵲喜,密意難通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木蘭花慢·汀蓮凋晚艷
- 十災窮愁鳥出籠,春來天意似通融,得書故舊頗相憫,上書朝廷應見容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陳勉仲二首
- 祖意如來煩指似,迷舟何幸濟通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宿吉祥寺贈應上人
- 客里論文聊把酒,閑來會面勝通書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再用韻奉留聰父
- 萬壑爭流君看取,西興從此是通津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子立昆仲垂和游天宮詩既工且敏義不虛辱再此
- 少年離別多苦辛,驅車何處問通津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車遙遙
- □愿紫宸居得一,永欣丹扆御通三。 -- 出自唐·李旦·石淙(相王時作)
- 鬢發如黳眼正青,煉來玉骨已通靈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贈徐登先生
- 爭得報章來闕下,鳳林北去不通流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行次漢水寄荊南漕唐司勛
- 相逢憐我猶滯濡,四十金閨未通籍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李評文思
- 承祀九卿猶假攝,不應巧宦至通閨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仲春攝太仆卿祭馬祖宿齋城外作
- 傳秘廖於韓眾兮,精誠與夫天通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太白遠游
- 粗遣年豐官糴粟,少令錢幣各通融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喜雨口號呈陳守伯固十二首
- 儻使人心盡包叟,世間何向不通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四月望再游西湖十首
- 誰謂朝來一拆雨,歡聲已覺沸通衢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房陵十首
- 喚萼綠華書玉葉,人間新筆有通神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答高賓王
- 乘醉言分當卜夜,火城璧月共通衢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任滿交割郡事致語口號
- 聞道山城觀盛事,一時歌舞溢通衢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宴新守致語口號
- 醒醉醉醒殊未沫,不應通守羨通侯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答許節推二首
- 世儒難得詩造妙,汝曹但詫錢通神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梁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