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13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黑漆漆蒲團打坐,夜燒茶爐火通紅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道情
- 香穗徘徊凝廣殿,花籃繁會滿通闤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子華應天院行香歸過洛川
- 嗟予乘服欲往學,滄波浩蕩無通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君倚日本刀歌
- (王僧孺)飄素瑩檐溜,巖結噎通崋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阻雪連句遙贈和
- 滿地寒風滿面塵,荒煙白草舊通津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過蘇州(九首)
- 人說馬當波浪險,我經波浪似通衢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將過湖南經馬當山廟因書三絕
- 靈光,真造化,天機深遠,推測難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 案此下原有滿庭芳真鐵牛兒一首,據
- 幸兒漸知耕,婦能知織,莫問窮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千秋歲·記當初歸我
- 不道受降唐節度,何如奉使漢通侯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塞外觀音巖
- 方床六尺偃清晝,慚無玉枕名通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問答
- 試看江陵元相國,四年移得向通州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量移自解
- 四海三江與五湖,只通舟楫不通車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感事吟
- 既辱佳章仍墜刺,寧無累句代通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北京王郎中見訪留詩
- 龍躍隼飛驚背手,云開電擊笑通天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投壺
- 勉作功名求善頌,徑從平地據通津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楊內翰贈諸進士
- 入室漫為云作主,開窗惟許月通家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兄弟醵飲訪雪航次弟觀韻地
- 不見南陽龍臥者,本心元自直通天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·龍松
- 那得五丁開路手,為余鑿夢兩通連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睡夢
- 斗酒蒲桃博一州,爛羊頭胃亦通侯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戲問
- 鳴雁嘹嘹北向頻,淥波何處是通津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湖南客中春望
- 近得麻姑音信否,潯陽江上不通潮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題葉道士山房
- 林下覓春春已晚,綠楊枝暗不通鴉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晏太尉西園晚春
- 靜極禁關聞下鍵,暝深連閣見通燈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{左礻右昔}祠宿太常院聞翰林兄長內當
- 雪墅隴云寒寡色,霜天幌月暗通輝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冬夜飲散悵然有感
- 曉色青煙萬瓦間,飛譙極望盡通阛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登樓望郡中美人物之盛
- 疊甓分渠激磑輪,云噴馀溜下通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馮家溪二首
- 橫步文林二十春,華顛初得半通綸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黃灝
- 曲沼新荷能礙釣,霽林濃葉不通飛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休日閱古堂小宴
- 玉◇異時空見跡,塵犀千里亦通心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倚聲制曲三首
- 俯眉袖手飽飯行,那更從人問通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山海
- 身內固知精是藥,人間惟有道通神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喜七兄疾愈二首
- 威鳳偶時因瑞圣,應龍無水謾通神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賀楊收作相
- 錦策勻鋪寒玉齊,星錘高運日通犀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蘭茁有時應吐秀,茗根無味強通靈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和巨中游芝山
- 情歸一真舉無偽,滑稽玩世為通儒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寄竹隱先生孫應時
- 自向冰天煉奇骨,暫教佳句屬通眉。 -- 出自清·譚嗣同·除夕感懷
- 遠別悠悠白發新,江潭何處是通津,潮聲偏懼初來客,海味唯甘久住人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友人游江南
- 溫嶠南歸輟棹晨,燃犀牛渚照通津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牛渚
- 歌儷陽春爭度曲,月承宵幌競通輝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雪
- 聞道蟠桃正好,蓬瀛路、消息潛通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滿庭芳·天宇長閑
- 紫府煙花鶯喚醒,仙房云雨鶴通知。 -- 出自宋·孫惟信·賦女冠還俗
- 昨夜雷驅三尺水,更愁橋斷一通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獨立
- 斯言如不信,偷觀同輩,定是心通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自破坐
- 祥光敷宇宙,三田丹秀,八脈神通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處自然
- 萬種塵緣一削,得真歡真樂,漸通玄奧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小胡村李姑
- 想像曾來神女賦,傷心似失文通筆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滿江紅 重陽后二日王彥文并利用秦山甫相過
- 缺岸危橋斷復行,野人相見不通名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重經西涯
- 原自往而徑游兮,路壅絕而不通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行到水窮山盡處,可中別有路通霄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只好投之火聚中,火余烜爀地通紅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