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在第1個字的詩句
通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通川誠有咎,湓口定無辜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
- 通州到日日平西,江館無人虎印泥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見樂天詩
- 通名參將校,抵掌見親朋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紀懷,贈李六戶曹、崔二十功曹五十韻
- 通身都放下,何用覓砭針?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藻侄比課五言詩,已有意趣,老懷甚喜,因吟
- 通溪岸暫斷,分渚流復縈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野寺后池寄友
- 通海便應將國信,到家猶自著朝衣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金少卿副使歸新羅
- 通越事豈難,渡瀘功未博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,兼寄院中諸
- 通天臺上月初出,承露盤中珠正圓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漢武帝雜歌三首
- 通州一丘土,相望淚如傾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哭金路分應
- 通州三百里,茅葦也還無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卜神
- 通宵帶露妝難洗,盡日凌波步不移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詠白蓮
- 通侯一以眄,貴卻驪龍珠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太湖石(在黿頭山)
- 通身是眼,不見自己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沙彌文信大悲頌
- 通身是手,不解著鞭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沙彌文信大悲頌
- 通身是佛,頂戴彌陀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沙彌文信大悲頌
- 通十二渚疏三江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成相雜辭
- 通衢細灑浮埃凈,車馬歸來似晚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舜泉復發
- 通經滉早歲,落筆舊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張正彥法曹
- 通廊開十窗,爽氣來四方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北堂
- 通守太平州,金陵在上頭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送季明府赴太平粹
- 通名丞相府,數月不見招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都中書懷呈滕仁伯秘監
- 通都大吧盡變遷,新鬼舊鬼皆銜冤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江南民
- 通處靈犀一點真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鷓鴣天·通處靈犀一點真
- 通逵抵山郭,里巷連湖光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浩歌
- 通籍在金閨,懷君百慮迷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中書夜直寄贈
- 通莊走聲利,結駟乃旁午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早夏青龍寺致齋,憑眺感物,因書十四韻
- 通靈深眷想,青鳥獨飛來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貞懿皇后挽詞
- 通塞兩不見,波瀾各自起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分流水
- 通真理,不無不有,動靜應神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命似清風
- 通真理,無情無欲,無罪亦無愆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恬淡家風
- 通明殿上,鈞天張樂高燕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念奴嬌·今年秋早
- 通春意、漏巧斗奇,東君首先回暖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折紅梅·倚花闌清曉
- 通一氣,超群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瑤臺月
- 通宵彈玉枕,白晝拂床塵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十
- 通閨年最少,才俊罕能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吊唐俞
- 通都大邑忽辨寶,直取不犯驪龍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楊叔恬應北京辟
- 通悴徐方蒨綬新,老萊衣服暫離身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光祿王寺丞通判徐方
- 通衢選地半松筠,元老辭榮向盛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謝富相公見示新詩一軸
- 通衢張大第,負郭廣良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謝三城太守韓子華舍人
- 通籍名高年又少,回頭應笑晚從軍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送竇秀才
- 通渠束帶過者寡,乃獨葛巾終日同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贈段萬頃
- 通鑒恰施行,新經宜少刪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鄭公績赴試金陵
- 通途無寧軌,世綱闊遮邏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王承可有招隱黃龍之意
- 通守魚符委任隆,規模新處見新功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似星同知
- 通古今如旦暮,蟠桃見、幾度華繁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滿庭芳 李老先生慶八十
- 通為一憒憒,愚智更出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遇二十五首
- 通為一沮洳,哀此涂泥渥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苦雨
- 通塞付大鈞,聊安此微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即事二首
- 通宵兩沉醉,午起頭如蓬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張公賁
- 通宵淡無夢,起望曉天白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宿鳳翅山懸泉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