逃在第5個字的詩句
逃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一局選仙逃暑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蘇幕遮·暑籠晴
- 騷人未要逃競病,禪老但喜聞剝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游徑山
- 魚龍亦驚逃,雷雹生馬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新橋
- 正似此魚逃網(wǎng)中,未與造物游數(shù)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復(fù)次放魚前韻答趙承議陳教授
- 匡廬便是逃名地,司馬仍為送老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重題
- 早夏我當(dāng)逃暑日,晚衙君是慮囚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李十一舍人松園飲小酎酒,得元八侍御詩,敘
- 安用更為逃暑飲,虛堂三復(fù)自蕭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詠
- 醉中即是逃名地,閑外應(yīng)無度世方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閑游
- 近報犬羊逃漠北,豈無貔虎定關(guān)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閉門
- 人誅雖或逃,陰陽將汝寇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
- 豈惟三彭逃,坐覺六人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丁酉除夕
- 空垣破灶逃租屋,青幔紅燈賣酒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郊行夜歸書觸目
- 嚴(yán)光本是逃名者,安用天文動客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學(xué)射觀次壁間詩韻
- 煙霞華岳逃名客,風(fēng)雪廬山入定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老學(xué)庵夜興
- 百計(jì)不能逃白發(fā),一生堪笑役虛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中夜興
- 夙業(yè)豈能逃馬麥,窮居賴是慣牛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呻吟
- 靈臺無計(jì)逃神矢,風(fēng)雨如磐暗故園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自題小像
- 巨魚暖更逃,壯士饑欲死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雜詠八首
- 秦?cái)肪胖?span id="i6apda4" class="hong">逃,知力起經(jīng)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四皓二首
- 應(yīng)嗟無地逃斤斧,豈愿爭明爝火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道旁大松人取以為明
- 殘暑安所逃,彎碕北窗北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彎碕
- 似知我欲逃軒冕,談笑相過各有攜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平甫村墅春日
- 而我豈敢逃,不若先自劾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班班林間鳩寄內(nèi)
- 唯有延陵逃遁去,清名高節(jié)老干坤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蘇州十詠其六·靈巖寺
- 網(wǎng)罷外面逃多少,枉了辛勤設(shè)網(wǎng)羅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宿孔鎮(zhèn)觀雨中蛛絲五首
- 夜浮一葉逃盟去,已被沙鷗圣得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夜離零陵以避同僚追送之勞留二絕簡諸友
- 孤秀呈復(fù)逃,層尖隱還顯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轎中看山
- 清悲不可逃,洗出纖悉聽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寒溪
- 莫學(xué)仲連逃海上,田單空愧取聊城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盧侍御赴河北
- 盡水無所逃,川中有鉤黨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·鳴桹
- 賦斂及逋逃,十九被木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戲答公益春思二首
- 殷勤為謝逃名客,想望千秋嶺上云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梅處士歸寧國
- 白云自是逃名處,猶恐此中藏隱淪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毛國鎮(zhèn)白云莊五詠 眺遠(yuǎn)臺
- 真能一醉逃煩暑,定勝三杯御臘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邦直見答二首
- 三公未能逃餓死,九鼎竟亦為塵埃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菊花
- 酣歌自適逃名久,不必門多長者車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光啟四年春戊申(一作歸王官次年作)
- 即是賢人逃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道士步虛詞 十
- 妙年秉愿逃俗紛,歸臥嵩丘弄白云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琴曲歌辭·綠竹引
- 纖情不可逃,洪筆難暫閣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韻
- 豈無今日逃名士,試問南塘著屟人?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胥(一作青)門閑泛
- 更無越相逃名舸,猶看吳王送女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吳正仲婺倅歸梅溪待闕
- 我今正似逃虛空,聞人跫然已心喜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復(fù)答唐公并呈魯直成季明略
- 捐棄妻兒逃世累,掃除須發(fā)伴禪僧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曾公權(quán)
- 終歲杜門逃俗士,為師設(shè)榻對修筠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謝贇闍梨見訪
- 草根木實(shí)逃生飯,石室泥龕到處家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聞西兵復(fù)至又為逃隱計(jì)二首
- 身死人誰逃,所患不在此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竹窗兄欲死嘆
- 積塵成世逃終浼,補(bǔ)石完天問亦頑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錢鐘書·讀報
- 吾害尚可逃,爾害死不除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夢蝗
- 西山避之逃,東山開為門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金山
- 兒時學(xué)道逃悲歡,只今未免憂饑寒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述懷呈十七家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