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在第12個字的詩句
送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梁苑寒風吹別袂,瞿塘春水送歸橈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梁舍人奉使巴中
- 花雨六時飄講席,樵風千里送浮杯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送僧歸越州
- 春深蘭芷供香案,日暮烏鳶送客舟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黃陵題詠
- 豈惟獨負游山約,何意重看送我詩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書薛紹彭詩編
- 東君也知人意,幾黃昏、天際送蘭橈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木蘭花慢·自東君別後
- 春光猶未到梅花,何物當扳送行客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送制置使王剛中帥蜀
- 清譚霏屑論交地,疊鼓喧江送別筵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與方稚川
- 朝來乾鵲啅檐牙,昨夜燈開送喜花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次韻陳宜中攜詩見防
- 我昔嘗為東南行,煩君載酒送城閾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送黃仲甄赴廷試
- 怪底扶筇箸力健,暖風晴日送登臨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游密庵三首
- 船泊邳州古岸傍,斜風細雨送昏黃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踏雪敲門雙敕使,傳言太子送天鵝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邂逅一樽歸路遠,樵歌牧笛送斜陽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虎丘
- 細柳和煙無溼云,落花隨水送歸春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客感和林石田
- 芍藥酴醿看正好,一尊能共送春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
- 相思對雪酬珠玉,不覺茅檐送月華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褒山因老二首
- 綠蟻已應浮臘甕,青絲行復送春盤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夜泊官牌夾口大風追和陳去非歲晚感懷
- 相與未成招隱什,分攜宜盡送行杯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酬李才叔見贈
- 風雨蕭蕭暮不休,頓添寒色送窮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竇又勇秋日見訪阻雨見贈
- 登山臨水秋興長,行人欲行送者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管養正長歌
- 扁舟未果尋歸路,小驛那堪送故人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宣城驛中送建康倅趙純中
- 啟明不為牽牛計,又放朝陽送曙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魯如晦七夕
- 遲日輕風過雨天,笑聲何處送秋千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卞養直見示三絕簡圣書
- 微波不動又終日,安得扁舟送我還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吳興舟中有作
- 夢寐家山老歲華,何時滿眼送煙花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下章安杜瀆七首
- 漸近日長愁悶處,更堪羈旅送歸艎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浣溪沙
- 可意湖山留我住,斷腸煙水送君歸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浣溪沙
- 云收野寺侵廊水,月掛孤帆送客風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喜王性之見過千金村
- 千山忽暗雨來時,天末濃云送落暉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跋江天暮雨圖
- 云被歌聲搖動,酒被詩情掇送。 -- 出自宋·張嵫·昭君怨 園池夜泛
- 燕語似知懷舊主,水生只解送行人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相思引/琴調
- 寒食風埃滿客巾,西湖煙雨送愁頻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題湖上壁
- 亂峰如劍不知名,篁竹蕭蕭送驛程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興安縣
- 朝廷遣使航東海,萬里南來送璽書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謝太守
- 碭山之賊著柘黃,金祥殿前送國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押國寶使
- 雄風豪雨將春去,剩水殘山送客歸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理問王叔明
- 便喚秋娘,重澆卯酒,緩歌低送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水龍吟 傅淵道宅上賞紫牡丹
- 易水潺湲云草碧,可憐無處送荊卿! -- 出自明·陳子龍·渡易水
- 煙柳露荷搖動處,岸花檣燕送留間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至松江
- 銜杯昨日夏云過,愁向燕山送玉珂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送皇甫別駕往開州
- 明日又從江上別,曲闌愁倚送飛鴻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呈浦舍人
- 幔亭峰下寒云外,流水飛花送小舠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癡頤子絕句
- 宮草平階擁淚痕,檐禽浙浙送黃昏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百年日日宜清明,昨日無端送寒食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清明日游新城觀音祠
- 塞上初歸復此行,燕南極目送飛旌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送王侍御按河南
- 徐行不記山深淺,一路鶯花送到家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天平山中
- 徐行不記山深淺,一路鶯啼送到家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天平山中(予家赤山,相去不五里許)
- 清尊憐我攻愁去,白發欺人送老來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雨中獨坐有懷滎陽道中用寄潛齋夜坐韻
- 矯如野鹿不受縶,去不可挽送乃嗔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贈許白云
- 可憐煙草江安樹,愁見當年送別津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過南溪懷劉參之承之兄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