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在第13個字的詩句
迷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鬢亂釵橫渾不醒,轉越江、剗地迷歸路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著厭霓裳素
- 紫髯郎將護錦纜,青娥御史直迷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隋堤柳
- 十二峰前落照微,高唐宮暗坐迷歸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楚宮二首
- 別巷寂寥人散后,望殘煙草低迷。 -- 出自唐·李煜·臨江仙·櫻桃落盡春歸去
- 時喚行僧同煮茗,亦逢樵叟問迷途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山
- 青丘有奇鳥,自言獨見爾;本為迷者生,不以喻君子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讀山海經 其十二
- 愿指丹梯曾到處,莫教猶作獨迷人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寄盧先輩
- 嗟哉我豈敢知子,論賴子初指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再和圣愈見答
- 憶得雙文朧月下,小樓前后捉迷藏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雜憶五首
- 曾慕鴛鴦效雙棲,南谷林深葉迷離。 -- 出自清·倉央嘉措·情詩其十四
- 舞罷霓裳日色低,滿身春倦眼迷離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美人圖
- 老盡西園千樹綠,卻憐槐眼正迷離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五月聞鶯二首
- --顏真卿歸期江上遠,別思月中迷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五言重送橫飛聯句
- 射虎將軍發欲枯,茫茫沙草正迷途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象弈各有等級四絕品四人高下
- 漁歌驚起飛南北,繚繞追隨不迷惑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過梅里七首家于無錫四十載,今敝廬數堵猶存
- 今日市朝風俗變,不須開口問迷樓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宿揚州
- 平生相從忘歲月,手足割裂誠迷惘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酌別世弼
- 想見真龍如此筆,蒺藜沙晚草迷川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伯時天育驃騎圖二首
- 我亦有心無處說,等閑停棹似迷津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過廢江寧縣(王昌齡曾尉此縣)
- 匹馬扁舟寄此身,可憐投老尚迷津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將發永城留題李氏齋壁
- 別酒厭厭一據鞍,遠林微逕雪迷漫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離冠氏道中
- 豈不亦笑老先生,有如此水亦迷邦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送談執權張南顯歸廣州
- 何足風波吾一點,盍思舟楫彼迷流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仙槎寄呈王待制
- 繁處不繁簡處簡,雪迷曉色月迷晚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友人陳槱得楊補之三昧賞之以詩
- 錦屋調笙,銀瓶索酒,爭奈也曾迷著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喜遷鶯·游絲纖弱
- 繡嶺宮前花似雪,正秦川公子迷歸路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伯成先生席上賦贈韓修齡(韓,關中人,圣秋
- 初破曉寒無限思,融融臘意全迷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臨江仙·初破曉寒無限思
- 悟者頭頭皆是,未明時、處處皆迷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命似清風
- 熒煌清影初亂眼,浩蕩逸氣忽迷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春雪間早梅
- 欲隨輕風挹君袂,滿野春雨生迷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答泰州王道粹學士見寄
- 送別西亭車馬塵,天池回傍欲迷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江鄰幾送客回同過金明池二首
- 霜晴十月玉溪村,見梅開早客迷魂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和東坡先生梅花三首
- 結信賢而自晦兮,忘其同物以迷世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漫浪閣辭
- 莫怪天機俱漏盡,都緣學者盡迷蒙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七言四韻十六首
- 如缶如瓜渾未識,數星飛落忽迷方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山齋涼夜
- 書習練裙聊弄翰,吟隨池草欲迷魂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欹枕
- 一灣一浦悵邅回,千曲千溠怳迷哉,乍見靈妃含笑往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同趙侍御乾湖作
- 世人一讀即化變,日望飛奮相迷癲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八檜圖
- 二夷之來始何自,乘我中國方迷昏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別老者王元之
- 石鼓曉聽殊待漏,玉潭時看異迷津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贈華山致仕韓見素
- 偏照紫府瑤臺,香籠玉座,翠靄迷南北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念奴嬌·海云四斂
- 恰如飛蛾投火,身焦爛、猶自迷迷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自詠
- 奔名逐利,愛欲牽纏,昏昏轉轉迷蒙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
- 堪嗟浮世,誰能省悟,人人俗景迷遮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望海潮·堪嗟浮世
- 得得逍遙自在,任詩詞、勸誘愚迷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 贈穆先生
- 此理勤參搜獲正,一條大路無迷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臨江仙·有相有中容易覓
- 絕勝長安酒肉徒,醺花褷月空迷復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陸寬瘦竹卷
- 前年城西作冶游,柳條拂蓋花迷舟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次韻答朱冠軍游西城之作
- 載去西施豈無意,恐留傾國更迷君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三高祠三首 范蠡
- 客到揚州已迷路,不須特地上迷樓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揚州三絕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