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在第9個字的詩句
踏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大唐扶得真天子,曾踏毗盧頂上行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僧依玉鑒光中住,人踏金鰲背上行。 -- 出自宋·蘇紳·金山寺
- 群空冀北食場稭,蹙踏崔嵬憩鶴臺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夏日嘆二首
- 薰膏佩服尤瑰靡,聯踏春陽特炫骹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武林春日一絕
- 乍穿綠竹教成徑,莫踏蒼苔破卻錢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重次龔子輝平塘韻三首
- 不分桂籍一毫月,枉踏槐花十八秋。 -- 出自宋·汪圣權·句
- 我疑蒲城鬼神入,腳踏飛車翻霹靂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石澗
- 乾坤整頓萬事了,蹴踏四海乘丹梯。 -- 出自宋·衛博·醉歌行
- 早披鶴氅看云山,晚踏漁舟趁月明。 -- 出自宋·謝伋·藥寮候洪景伯
- 從君把酒爐峰下,去踏黃塵三見秋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喻叔厚總干寄詩甚富
- 金鞍玉勒拋何處,騰踏渥洼寒影中。 -- 出自宋·楊備·洗馬池
- 何時覓得人間暇,遍踏煙嵐翠萬重。 -- 出自宋·姚舜元·游大滌
- 公來只謁自周行,腳踏稽山意遠翔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羅春伯奉常寄題稽山閣韻
- 休穿東郭先生履,要踏蜂巢滿地銀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程泰之閣學詠雪十二題·看雪
- 手捫霄漢摘天星,腳踏丹梯最上層。 -- 出自宋·曾季貍·積翠樓
- 今朝緩轡揚鞭回,笑踏長鯨指歸路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渡浮橋
- 何年標名稱玉馬,蹴踏風云跨寥廓。 -- 出自宋·朱克家·玉馬山
- 繡彎彎濕羅鞋,綺陌踏青回去。 -- 出自·馮子振·鸚鵡曲 燕南百五
- 才從下里盼中陽,忽踏晶亭看海棠。 -- 出自明·徹鑒堂·玉海詩(三首)
- 高人只在南湖住,未踏扁舟往見之。 -- 出自明·陳汝言·寄倪云林
- 山僧冒寒晨出山,觸踏層冰跗圻裂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題畫雪景送炤師歸黃山喝石居(去年除夕,師
- 坐收粳稻三秋色,行踏垂楊一徑陰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柴門
- 不沖京兆行春馬,便踏先生系馬階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戲和石潭嘗酒(有引。三首)
- 星星冷炬拂云堆,夜踏偏橋半欲摧。 -- 出自明·黃輝·巫夔道中雜歌四首
- 越奴青發艾懸香,踏踏采蓮塘上曲。 -- 出自·李德·十二月樂章
- 湘娥凝綠染春衣,踏踏青云郎馬歸。 -- 出自·李德·送友人
- 安得神鰲負山去,共踏青螺海上游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螺山隱士歌
- 欲尋雨后金芝草,更踏前峰半濕云。 -- 出自明·彭年·雨后
- 夢隨暮雨陽臺去,愁踏春波洛浦回。 -- 出自明·沈愚·追和楊眉庵次韻李義山無題詩五首
- 魚文匕首不離身,馬踏長安市里塵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袁相國故居訪李孝甫太仆
- 太白酒星抗手過,共踏芳洲和鸚鵡。 -- 出自明·文翔鳳·江上吟(泊江洲守風,再宿乃發)
- 倉庚獨似避游人,去踏花枝落紅雨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春溪聚禽圖
- 總拚樂土千人產,蹴踏沙場萬里開。 -- 出自明·謝少南·募兵行六首
- 閑將祖意問臞僧,擬踏須彌頂上行。 -- 出自明·月潭德公·答蔡五岳見訪
- 不及黃泉也相見,長踏陸土如沉淪。 -- 出自明·張獻翼·再過劉會卿喪所卜胡姬為尸仍設雙俑為侍命伶
- 嵯峨亂石大如屋,蹴踏豺虎登虬龍。 -- 出自明·趙滂·登黃山煉丹峰尋昔人隱處
- 夭矯庭中檜,枯枝鵲踏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其二但令朱雀長金花,此別還同一轉車。五百
- 何處飛來林間鵲,蹙踏松梢微雪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把酒長亭說
- 人依遠戍須看火,馬踏深山不見蹤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從軍行七首
- 夢魂慣得無拘檢,又踏楊花過謝橋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鷓鴣天·小令尊前風玉簫
- 夢魂慣得無拘檢,又踏楊花過謝橋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鷓鴣天·小令尊前見玉簫
- 柔娥幸有腰支穩,試踏吹聲作唱聲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柳枝四首
- 重教按舞桃花下,只踏殘紅作地裀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大堤欲上誰相伴,馬踏春泥半是花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襄陽寒食寄宇文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