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在第9個字的詩句
踏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問君小隱亦何好,腳踏風波身易老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張德夫園亭八詠·梅隱
- 從開一朵朝衣色,免踏塵埃看雜花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劉侍中宅盤花紫薔薇
- 朝驚云氣遮天閣,暮踏猿聲入劍門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蜀中贈廣上人
- 懶穿幽徑沖鳴鳥,忍踏清陰損翠苔。 -- 出自·李中·對竹
- 客吟晚景停孤棹,僧踏清陰徹上方。 -- 出自唐·狄煥·詠南岳徑松
- 有兩兒冠帶,眼前騰踏,諸孫文采,膝下聯翩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沁園春 壽杜默齊,時至仕,寓吳門僧舍,吾
- 鰲山聳,香車寶馬,騰踏九重天。 -- 出自元·華幼武·滿庭芳 元霄和元 見寄
- 待小桃、開滿前溪,且踏武陵漁艇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東風第一枝 春來兼旬,寒氣不減。舊臘正月
- 身如長松馬如阜,蹴踏黃龍城闕空。 -- 出自·袁華·完顏巾歌
- 幾度春來幽徑,馬蹄踏碎殘紅。 -- 出自元·善住·朝中措 虎邱懷古
- 宮官一夜鋪黃道,卻踏金蓮步步歸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昨夜松聲到枕,夢魂踏破天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和
- 天寒歲暮錢清路,又踏嚴州向婺州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春日途中五首
- 門闌正倚乘龍重,快踏層云覲九陽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用舍弟韻送妹婿鄭子仁湖南漕試
- 憶初少日心自驚,蹙踏萬里長風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周子問相勉求官詩
- 誰能戴雪三千丈,更踏沖風十二波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曾宣干煥送別韻
- 狂挑藥澗尋瓊闕,醉踏經臺問玉霄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憶宗道舊游
- 達磨大師脊骨等閑踏折,釋迦老子心肝五臟一時見了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偈頌十八首
- 何由得共山中人,腳踏寒流弄明月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題王無邪九華圖
- 紛紛下百怪,牙甲爭踏蹴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古興
- 早知色外本無身,不踏閻浮末世塵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即事
- 誰知巧匠尋山谷,蹙踏溪云采明玉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賦瑪瑙笛
- 今年南走到閩越,歸踏雪峰由后路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贈畫者徐琛
- 日傲煙霞為洞府,不踏塵寰寸泥沙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仙霞嶺歌
- 手拈紙傘凝猶痹,足踏皮鞋凍亦漸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平坦雪兼風雨
- 歸持清禁紫荷橐,卻踏彤墀玉筍班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鄭倅生辰
- 芒鞋未辦足先輕,擬踏白云深處行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王子賢兄
- 開卷如聞嘶風聲,蹴踏青天砲霹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龔侯玉豹圖
- 草嫩芟鋤易,沙軟蹙踏輕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嘉興尉府教閱即事
- 平生意氣羞牛后,去踏金鰲頂上游。 -- 出自宋·何熙志·續題鄭國華昌州牛尾驛
- 六朝虎士工設險,蹴踏滄波當揮劍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江行萬里圖
- 入市船撐月,朝天馬踏霜。 -- 出自宋·黃虛舟·五更枕上
- 檐遮暖日桃夭瘦,鳥踏風枝竹影閑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庚辛二月二十二日宿齋省中
- 而今把笏謝樵子,馬踏御街聞曉雞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韻舒伯源雪晴偶書四首
- 沙鳴羊角轉崢嶸,蹴踏虬枝猶倔強。 -- 出自宋·李自中·筼筜萬個黃雀每棲息其上一昔風雨颯至忽聞有
- 巨鰲飛出水精宮,蹙踏群山氣象雄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曠軒
- 絮云初未前成衣,笑踏青莎橋上歸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與所盤諸君會石幡還和杜老曲江韻
- 市塵不百古招提,笑踏西風暫此棲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吳天游竹莊諸公
- 粉袍切勿笑冬烘,且踏燒殘鼠尾蹤。 -- 出自宋·冉居常·夔州試院呈諸公
- 一朝忽得親兒證,趯踏方知蓋覆 -- 出自宋·釋道行·頌古五首
- 更無一法可當情,直踏毗盧頂上行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昔年出此門去,步步踏著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八十五首
- 歸穿綠荇船頭滑,醉踏殘花屐齒香。 -- 出自宋·釋朋來·清明游玉堂莊
- 虎性本不馴,蒼苔郁踏碎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歸山
- 去將鍬子從跟劃,免踏春泥惑亂人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送老聞歸安公
- 此時若得樊公腳,一踏鴻門兩扇開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頌古四十四首
- 大家履踐通天路,共踏毗盧頂上行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贈成主簿
- 如來非大身,老盧快踏碓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李總干遺詩十四句師於一句之下加頌七句
- 香積廚中烹五味,腳踏天兮頭頂地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與湯亨老居士
- 龍潭覷破天皇,馬祖踏著水潦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仗錫為長老寫真求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