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在第9個字的詩句
踏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日上香爐情未畢,醉踏虎溪云,高歌送君出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飲茶歌送鄭容
- 晴明路出山初暖,行踏春蕪看茗歸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山居示靈澈上人
- 歸穿細荇船頭滑,醉踏殘花屐齒香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清明日與友人游玉粒(一本無粒字)塘莊
- 東峰下視南溟月,笑踏金波看海光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峽山寺上方
- 東郊勝賞,歸路騎馬踏殘紅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水調歌頭·相逢非草草
- 仙枝移傍小巖幽,答踏名推第一流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和士特栽果十首·李
- 及至歸來能幾時,又踏關山道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卜算子·折得月中枝
- 福星臺畔依紅客,厭踏紅塵穿紫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上元后漕幕同僚二十八人會飲於西湖登千佛閣
- 逍遙一舸白太傳,蹴踏五字韋蘇州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仲彌性所知陳丈大卿韻
- 西園撲蝶,人間芳徑,踏青鞋潤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石州慢 春日雨中
- 欲知元亮籃輿意,畏踏丹陽郭里塵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有所聞作
- 來朝竹杖青芒,凌風踏碎煙云堆。 -- 出自清·蔣士銓·開先瀑布
- 閑臨菡萏荒池坐,亂踏鴛鴦破瓦行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亂后經西山寺
- 柔娥幸有腰支穩,試踏吹聲作唱聲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雜曲歌辭·楊柳枝
- 龐眉蒼面已衰翁,猶踏天衢塵土中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曉容
- 昔日郎官退居此,足踏藤履手攜筇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題關彥長孤山四照閣
- 諸公愛月欲狂顛,腳踏花欄手襞箋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彭及之邀吳仲源楊公濟與某夜會望湖樓獨某后
- 湖堤草軟辜游屐,空踏平臺陌上塵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南都二月二日憶杭州去歲之游
- 太宗結發定天下,蹴踏九州惟九馬,太宗廣顙復高鼻,去驂九馬隨群帝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題賈表之所藏九馬圖
- 三年不作山中客,才踏船舷眼便明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臘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鄉臺夜歸得五絕
- 山銜落月金盤缺,馬踏清霜玉佩寒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從辟滬南道中曉征三首
- 射雉歸來,鐵鱗十萬,踏碎千山白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寧·念奴嬌·天工何意
- 鴛鴦未就腸先結,馬踏天山夜飛雪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烏夜啼二首
- 十年塵土換華顛,一踏山根覺渙然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鮑仲山武靈巖寺
- 山中小筑枕溪流,卻踏紅塵笑拙謀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思歸天臺
- 詩翁高興動新晴,未踏湖山句已清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喜晴
- 猶有筇杖多情,捫蘿踏石,墜半嚴華雨。 -- 出自宋·葛郯·念奴嬌·年來衰懶
- 只愁寒漏催群動,又踏朝靴逐曉風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休日飲直之運屬家
- 人語驚飛幽鳥,馬蹄踏破輕云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九里松六言
- 何時再卜秋屏約,共踏西風爛熳游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中秋下浣次計幕諸公佳什之韻
- 記取江陰歸路,須共踏、夜深月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霜天曉角·玉清冰樣潔
- 晨起渾疑晚,山晴尚踏泥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早飯大明寺因題
- 平生不學口頭禪,腳踏實地性虛天。 -- 出自宋·王楙·臨終詩
- 暮投突兀凈為坊,早踏崎嶇翠作岡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禱雨陽山
- 碧幢紅旆白貂裘,去踏西風萬里秋。 -- 出自宋·崔與之·送聶侍郎子述
- 淡煙細柳如畫,雅稱踏青攜手。 -- 出自宋·易祓·喜遷鶯·帝城春晝
- 待歸也,便相期明日,踏青挑菜。 -- 出自宋·吳禮之·喜遷鶯·銀蟾光彩
- 田翁舉似霖霪日,腳踏鳴車笑殺儂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家園即事十三首
- 一朝棄背春風老,懶踏長門階上草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次抱拙妝薄命
- 造物翻騰新機杼,不踏詩人陳跡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賀新郎·舊日重陽日
- 壁彩蝸游遍,爐香鼠踏殘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靈竺寺
- 綠隨楊柳陰邊去,紅踏桃花片上行。 -- 出自宋·許棐·鷓鴣天·翠鳳金鸞繡欲成
- 此間斷縛吳元濟,看踏銀沙入獻俘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雪
- 水禽并下照秋水,足踏枯荷浸蓮漪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蕓窗集畫圖
- 木床留向竹陰下,兒踏田歸話晚涼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榕村田家
- 記前度,解翦燭調笙,踏月鳴驄。 -- 出自宋·彭泰翁·憶舊游·玉環扶淺醉
- 曉驂六龍駕羲馭,騰踏未必輸飛黃。 -- 出自宋·邵桂子·海蟾
- 人從紫麝囊中過,馬踏黃金屑上行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巖桂落英
- 眾生在黑劫,轉腳成踏暝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寄題月潭方丈
- 騎鯨人在日華東,曉踏天街無軟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李郎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