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在第4個字的詩句
踏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不妨共踏溪津路,日日云山入杖藜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訪吳元鼎如村五首
- 記玉關(guān)、踏雪事清游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甘州/八聲甘州
- 青衫不踏廣文戶,白羽罷走將軍檄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貢甫酌騏驥池上見詒
- 潘妃自踏金蓮去,不見年年春草長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年來不踏長安市,瀛得詩書一味清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趙去華提干夏日雜興七首
- 山棱人踏減,灘石浪搓圓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有嘆
- 何須不踏東華土,何須不吃吳山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呈和仲
- 一藤碎踏兩山云,看盡朝嵐與夕曛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光孝寺作茶供
- 青鞋莫踏蒼苔破,借與秋崖半日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凈明齋
- 生馬鈺踏云行,嚀囑汝心猿歇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 贈薛公 藏頭
- 獨(dú)自走,踏成道,空走了千遭萬遭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雙調(diào)】得勝樂
- 邇來每踏溝西道,觸景那忘黯爾情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盧溝曉月
- 孤筇螟踏煙中路,萬壑春藏洞里天。 -- 出自清·李鴻章·游鹿洞歸途感賦
- 馬蹄輕踏百草香,鶯花助喜酒助狂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應(yīng)童子科歐陽文成覓詩漫以塞責(zé)
- 搖鞭共踏落花去,燕姬酒壚在何處? -- 出自明·高啟·君馬黃
- 美人踏踏連臂歌,山長水闊奈爾何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楊白花
- 虬蛇亂踏心膽悸,怪影走石皆楓楠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
- 馬蹄踏踏車轆轆,闕下連趨市中逐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雞鳴歌
- 欲歸自踏娉婷影,風(fēng)動玉釵花亦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春夜詞
- 十年不踏盱眙路,想見長淮屬玉飛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食淮白魚二首
- 狂巫騰踏野老拜,瘦雞薄酒邀神明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鳳山古祠
- 子淵去踏長安道,待賦中和奏未央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留別金陵韓帥二首
- 一生僅踏金門地,半世常游玉笥天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任漕子嚴(yán)挽詞
- 立朝共踏東華土,居里同抽北闕身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子中兄招飲次韻
- 東華正踏軟紅塵,卻趁西湖祓禊辰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三月六日中宮生辰二府例以前四日就孤山四圣
- 千山遍踏詩才冨,萬壑臨觀史筆遒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喻宮教良能出粹會稽
- 東華行踏京塵軟,南澗休貪釣石溫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廷透用進(jìn)退韻格賦奉祠喜罷感思詩次韻
- 自公重踏秣陵春,便覺威加析木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用舊韻為邦衡生日壽
- 只愁初踏江邊路,封土累然似斧堂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子中兄相迎詩中有奠松楸之語追念別后□
- 天街并踏軟紅塵,飛鞚交馳駭徼巡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程泰之下直某偶被宣鎖相遇于途既到玉堂讀所
- 故人寒踏龍門路,來聽深山唱竹枝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王火井見過先以詩寄用韻二首
- 絲絇倦踏龍尾道,玉轡直上羊腸巔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壽鄭制置
- 經(jīng)年不踏斜橋路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菩薩蠻·經(jīng)年不踏斜橋路
- 佳期在,踏青時候,花底聽鳴鑣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滿庭芳·玉鼎翻香
- 奔雷蹴踏原里動,曳練慘錯風(fēng)沙隨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明皇九馬圖
- 半年不踏軒車路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青玉案·半年不踏軒車路
- 嗟予老踏浮光路,陟岵懷親眼欲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浮光丘家山寺
- 十年不踏安豐路,遂與清淮作次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安豐道中
- 寒食近,踏青時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春光好·寒食近
- 夜深醉踏長虹,表里空明,古今清絕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慶宮春/高陽臺
- 青鞋忍踏江沙路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青玉案·青鞋忍踏江沙路
- 歸途正踏明月,醉語說豐穰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水調(diào)歌頭·雙龍隱扶輦
- 十年不踏瑪瑙石,今日重登口子峰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八月五日,偕錢唐王現(xiàn)、海昌李勛、大梁滑人
- 放歌醉踏荊溪船,乘興還游善卷寺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仲昭約明歲游天臺雁蕩先以逍遙衣見贈作張公
- 玉鞭夜踏桃花馬,萬朵銀燈照打球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青鞋謾踏閑邊草,白發(fā)羞簪醉里花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暮有感(二首)
- 東周路踏紅塵里,北極門瞻紫氣中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譚三藏入京
- 十年不踏錢塘路,江上晴煙渺輕素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題江南秋晚圖
- 回梯暗踏如穿洞,絕頂初攀似出籠。 -- 出自唐·章八元·題慈恩寺塔
- 愁來遍踏公卿門,綻褐不縫誰改造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前日以詩贈賈麟進(jìn)士繼蒙和答而楊蟠從事亦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