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在第12個字的詩句
踏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群呼直欲爭風疾,快走渾疑踏地穿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寶豐倉秋納三首
- 傳聞造之自梅州,蠻奴赤腳踏溪流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內闔錢公寵惠高麗扇以梅州大紙報之仍賦詩
- 我初受牒頗激昂,匹馬朝朝踏殘月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廣津倉檢視斛斗
- 憶昔暗塵辭旅舍,三更羸馬踏冰川。 -- 出自明·羅洪先·有喜
- 長安陌上催花雨,萬樹紅英踏作泥。 -- 出自明·王慎中·紫騮馬
- 野客無名隸奉常,朱藤皂帽踏清光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諸陵月下送潘尚寶二首
- 遙想西湖圖畫里,幾多車馬踏青回。 -- 出自宋·曹緯·春日憶西湖簡家弟元寵
- 夢魂夜夜尋花去,時帶寒香踏月歸。 -- 出自宋·陳伯西·詠梅
- 如何攬轡宮階日,卻把中原踏作塵。 -- 出自宋·陳昌時·太真圖
- 欲訪西湖久未晴,故應穿屐踏泥行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同柯東海出湖
- 想像精藍九疊前,青鞋今得踏云煙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到九座
- 雪行崧嶺歲華新,又作殘年踏雪人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十二月十二日踏雪度崧嶺
- 旋沽薄酒欺寒力,未怯春泥踏雨痕。 -- 出自宋·陳睍·游曉覺寺
- 白發微官小祝同,也隨年少踏春風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歸自西關有作簡余率公鈔使
- 一似人間好兄弟,朱鞍錦轡踏春風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題番陽徐氏雙頭牡丹圖
- 祗應田舍騎牛者,無此風沙踏雪寒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梁楷畫雪寒游騎圖
- 孤坐逢掖凝清霜,獨臥重衾踏寒雨。 -- 出自宋·戴埴·輦下曲
- 孤山山下約陳實,聯騎須來踏春色。 -- 出自宋·鄧牧·寄友
- 大婦銀釵小綠裙,采茶洗菜踏溪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雖然吟五首
- 戲拈當日顏良案,兩足何堪踏兩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
- 木綿花下痛猶新,已向誰家踏舞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木綿怨
- 蓮華岳頂看秋月,莫向長安踏市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俗嘆
- 興罷歸來更回首,滿峰明月踏溪霜。 -- 出自宋·方汝疆·江上晚行
- 動植自私還自足,天邊愁殺踏青人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春日郊行
- 呼童掃去階前葉,恐有詩人踏月來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小村
- 祗應黃屋收京了,邂逅東華踏軟紅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送何端卿帥瀘
- 我欲效尤歸未得,又驅疲馬踏京塵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寄別致政王中允
- 井邑依然舊物華,行穿溪樹踏溪沙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予細侍先人作邑夏陽元豐五年來攝是邑過瀵泉
- 十年黃土涴雙足,把筇今日踏霜苔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開德天王臺詩
- 禪窗欲晚聞鐘掩,吟履逢秋踏葉行。 -- 出自宋·林尚仁·喜友人為僧
- 自顧拙疏聊自樂,白云徑里踏荒苔。 -- 出自宋·錢公輔·和許仲涂郎中游山
- 山中酒戶沖寒去,城里行人踏雪來。 -- 出自宋·錢選·題雪霽望弁山圖
- 好將鐘阜臨岐名,說似當年踏碓翁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泉·送東坡居士
- 夜來明月照蘆花,鶴鷺并頭踏雪睡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智·偈六首
- 試問大雄山下虎,何如千里踏人駒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無心道人梁長道以偈見寄次韻
- 羽衣何處霓裳遍,翠蓋參差踏水云。 -- 出自宋·釋居簡·白荷花
- 衲僧家向南北東西,草鞋跟踏得裂,拄杖頭挑得折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金雞銜粟余殃在,誰斷神駒踏殺人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慧禪人
- 截流機峻無人薦,謾說茶陵踏斷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涌溪
- 腳跟點地不點地,立處何曾踏實來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題佛跡巖
- 君不見老長沙弄爪牙,一踏踏倒小釋迦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重重曲澗侵危石,步步層巖踏碎云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武肅王有旨石橋設齋會進一詩
- 取舍之心成巧偽,只應步步踏陰坑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學人不了用修行,只應步步踏陰坑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人有個影子,寸步不離,因甚踏不著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室中三關
- 踞爐炙腳童全野,應是前村踏雪歸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題王任所藏林逋索句圖
- 田頭赫日曬額焦,脫衣掛樹踏桔槔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退之謂以鳥鳴春往往為以夏鳴耳古人麥黃韻鸝
- 北風茅店晚炊遲,吠犬聲中踏黑歸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十月初三日自邑夜歸
- 今日共依湖柳住,夢中猶怕踏邊頭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舊同官張法曹
- 前日使人沖雪去,今朝歸客踏冰還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發柳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