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在第12個字的詩句
踏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十里香塵撲馬飛,碧蓮峰下踏青時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上巳日花下閑看(一作步)
- 便留畫舫入城去,不忍馬蹄踏落花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柳湖晚歸
- 三百欄干鎖畫橋,行人波上踏靈鰲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題垂虹橋寄同年叔楙秘校
- 獨君所向異爾為,長袖陂陀踏幽草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贈賈麟
- 州掾聊容養文豹,玉音催去踏金鰲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楊宰
- 要須人境俱清絕,好抱瑤琴踏雪來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招山陽高徐二生飲二首
- 自驚歲鑰催衰白,況說京塵踏軟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劉宰
- 空庭有客掃松影,古徑無人踏蘚痕。 -- 出自宋·李廷忠·游大滌
- 明朝百役非所知,且樂豐年踏車舞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堰上行上周憲
- 夫君何為抱奇術,輕去故鄉踏長路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贈卜者張生歌張歷陽人也
- 本是吳儂歸不早,青鞋天遣踏諸方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即事二首
- 何日隨堤霜后路,亂飛榆柳踏平沙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陜西戲成二絕
- 誰似愛酒南鄰,岸巾坦腹,醉踏西山碧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念奴嬌·風簾弄影
- 雨足郊原長稻孫,竹輿去路踏秋芬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國村送游黃山之作二首
- 強將老眼趁年華,日日芒鞋踏苔蘚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與何西仲秉燭飲梅下
- 何郎愛山知貴目,不著芒鞋踏空谷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寄題翠樊亭
- 已甘流落臥深林,肯作紛紜踏長陌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夏日同伯氏畢裕之守一程國材游天寧登西山國
- 一夕狂風雨萬英,醉扶筇竹踏疏星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落梅二首
- 孤山不復訪林逋,杖策東風踏碧蕪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雜詩二十七首
- 細雨斜風惱弄春,荒郊不見踏青人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寒食日約蔡生以雨不至
- 千花到底不如梅,勝賞猶宜踏雪來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感花
- 峽云夢斷無消息,想像紅裙踏雁沙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笑我何時書竹帛,似君依舊踏槐黃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再用九日韻答何邵卿二首
- 從此定應懸箔去,卑之且說踏槐忙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蘇漢杰
- 莫怪山僧拙言語,十年已不踏紅塵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游龍角山福志院
- 明日府公催吏牘,可堪騎馬踏香紅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和張倅湖上十絕
- 煩君為我買笭箵,去作南湖踏浪兒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訪約齋三絕
- 可是忍寒詩更切,故求野路踏瓊瑤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環村踏雪
- 安得隨入杳靄間,布襪青鞋踏空霧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宇文樞密借示范寬春山圖妙絕一時以詩送還
- 捫蘿歷棧上層峰,寖覺芒鞋踏半空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天童玲瓏巖
- 前日堆銀凍未消,今朝滿地踏瓊瑤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三衢阻雪至永豐道中又雪
- 乾鵲有靈煩送喜,馬蹄今日踏江西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回進賢道中
- 春難住、人易老,又等閑過了踏青時。 -- 出自·王炎2·木蘭花慢·博山香霧冷
- 荒江落日孤鴻影,遠趁幽人踏月來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詩僧常不輕以梅花句得名于時雪后踏月相過論
- 鐘鼓相聞尋岳寺,茝蘭無數踏湘流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衡州使君先生二首
- 若有人兮飐云旗,舞神魚兮踏文螭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九懷·浙水府
- 檐卜風清醉騎香,滿身花影踏斜陽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以使事過成都訖事而歸虞萬州成都尉高表史拉
- 快著青冥輭玉鞭,穩騎騄耳踏云煙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唐述之赴廷對
- 快著青冥軟玉鞭,直騎騄耳踏云煙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燕孫節推
- 卻恨此生云水腳,誤隨人去踏塵寰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廬山雪
- 我笑臥龍成底事,晨光盡欠踏熹微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后江行十絕
- 空有丹心酬雨露,詎應赤腳踏煙霄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六月二十一日內引賜對緝熙殿玉音宣問漏下數
- 玉樹玉林萬壑奇,從他烏鵲踏交枝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和鄭季南喜雪
- 風色翻成料峭晴,閒期女伴踏青行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古斷腸曲三十首
- 官身縱使多塵事,亦許偷閑踏徑苔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邁·五斗
- 冷坐看他騎騍馬,半鞍泥水踏春潮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蕭山縣下遇雨二首
- 客愁才動不復安,兩腳春泥踏春雨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寓宿黃觀復書堂晨至海棠花下走筆呈蘇召叟
- 依稀舊燕空梁語,俯仰飛鴻踏雪痕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八窗叔用前韻相寄時留村舍和以謝之
- 髀肉已生騅逝矣,空余款段踏塵紅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和劉清叔檀溪韻
- 吟有小奚磨破硯,臥看赤腳踏行窩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送荃翁張端義之惠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