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在第12個字的詩句
踏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渴龍枯死乾無鱗,絕海失舟踏鯨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吳江長橋
- 素書自愧無因緣,蕙路難陪踏芬郁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曹使君置酒石橋山用肉字韻作詩見招不果往復
- 扶病尋君君未歸,添香應惹踏門衣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訪孟令不遇
- 故家零落眼中稀,歲月崢嶸踏路岐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趙蕃辰州司理
- 白白野田鋪似月,瑽瑽沙路踏如冰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攤破浣溪沙/山花子
- 蒙茸數畝春陰,夢魂落寞,知踏碎、梨花多少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祝英臺近·占寬閑
- 今年春到花應早,預擬南園踏芳草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答胡光大
- 游人袞袞去不已,街頭雪泥踏作塵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和鄰幾元夕圣俞及予過之
- 但使農疇蘇旱稼,敢辭客路踏春泥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臨汝遇雨
- 遠近漁帆無限情,與君攜手踏沙行。 -- 出自·老舍·詩三律
- 為臧為否兩磋跎,搔首乾坤踏踏歌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歲暮雜感十首
- 談經落落鑒遒鐸,飛步仙仙踏海鰲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孫莘老移知南京
- 凈蛻凡身一羽輕,安排兩腳踏長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豫章上游江中有道觀蓋尸堅吾游仙之地三首·
- 六月南氣荔子紅,斜柯輕立踏如風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榕城小妓奇奇歌
- 開懷對酒祛愁破,緩步看燈踏月歸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元夕與監務宋皋飲罷踏月觀燈用坡老儋州上元
- 西苑相逢車馬問,何人不是踏春行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約諸君游范園看杏花
- 鳴蹕聲中曉仗回,錦裝馴象踏紅埃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奉迎車駕享太廟還宮
- 扶杖追涼看稻花,不煩軋軋踏溝車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喜雨口號九首呈潘侯
- 白沙翠竹宜閑步,絕勝東華踏軟塵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吳侍郎二首
- 佛貍百萬不敢渡,師跣雙髐踏一葦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達摩渡蘆圖
- 依然晚景垂衰白,勝似天街踏軟紅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吳恕齋侍郎
- 昨日曾知到門外,因隨鶴步踏青莎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贈徐照
- 憶昔給孤園里夢,褰裳覓路踏泥融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兒輩次復熱詩韻再次韻示之
- 恨乏白檀除熱惱,心思赤腳踏層冰。 -- 出自宋·戴敏·約黃董二親與桂堂諸侄避暑
- 九轉丹成最上仙,青天暖日踏云軒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喜張(氵賁)及第
- 鰲逐玉蟾攀桂上,馬隨青帝踏花歸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寄閻記室
- 淺基低唱非吾事,醉夢惟應踏菜園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十二月二十二日葛守送羊羔酒戲占小詩
- 勁氣危言五十春,今騎廄馬踏天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慶邦衡生朝用去年韻
- 憶昔歸田友麋鹿,雪里尋梅踏瑤玉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韓子溫尚書以長句送江梅次韻
- 遍尋山寺穿云子,歸戲風波踏浪兒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同子中兄游龍須吉祥善生諸寺歸至柞樹渡大風
- 不是官身是客身,下車隨意踏芳塵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安泰
- 詩翁快整春風腳,山路霜泥踏馬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韻可庵梅
- 須向余春回馬足,柳堤相逐踏青蕪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運使王學士舟次德清見寄
- 十年還此同杯酒,三驛剛來踏雨泥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別邵武長史朱照鄰
- 樵叟和巢伐桃李,牧童兼草踏蘭蓀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故人廢宅二首
- 舊苑新晴草似苔,人還香在踏青回。 -- 出自唐·韓琮·二月二日游洛源
- 紫煙捧日爐香動,萬馬千車踏新凍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冬日觀早朝
- 竹里竹雞眠蘚石,溪頭鸂鶒踏金沙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寄友人
- 一夜晴風吹曉霞,平明聯轡踏飛花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蔡司法南安之什
- 平明聯轡逐西風,歸路三更踏明月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偕方次云餞孫守月下同歸戲成
- 夔門春水拍天流,人日傾城踏磧游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忠武侯廟
- 今日新晴見山色,還須拄杖踏青苔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春日
- 翡翠屏深未肯出,蹋歌直待踏春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二月十二日玉山人買百花船泊山塘橋下呼瓊花
- 客路上頭穿鳥道,行人腳底踏風湍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范寬山水
- 籬根稚筍看成竹,階下飛花踏作泥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林七欽山莊
- 落盡苑花空是色,藕絲輕履踏春霞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東風忽念江南好,寶騎看花踏春草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贈故人全王孫
- 畫船搖槳蕩晴波,步障圍風踏軟莎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(五首。并序)
- 春來新插翠云釵,尚著云頭踏殿鞋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宮詞三十首
- 虎溪橋上龍潭寺,曾此相尋踏雪回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尋萍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