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在第11個字的詩句
踏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溪影沉沙樹影清,人家皆踏五音行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千里青云未致身,馬蹄空踏幾年塵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感舊
- 君不見過門多惡客,等閑踏破瓊瑤跡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滿江紅 詠雪
- 想嵩陽少室,曾伴松喬,知踏遍、白石蒼苔多少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洞仙歌 舍后山中見群鹿
- 伏虎銅繩,降龍鐵索,系住踏云腳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酹江月
- 招呼謫仙共飲,記兩舷、腳踏醉吳姬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賦白蓮和王西溪
- 細馬遙遵輦路來,襪羅果踏金蓮至。 -- 出自近代·樊增祥·后彩云曲
- 漂流長有北闕夢,邂逅果踏東華埃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
- 水潦和尚不合吃馬師一踏,天下大禪佛枉自吃了四藤條,說著令人恨不消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偈頌二十五首
- 堪笑水潦和尚,枉被馬師踏倒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偈頌二十五首
- 不毛夏渡瀘濰水,列面夜踏滹沱冰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叔祖閣學暑中過清寒堂韻
- 平原一望渺無際,獵騎四踏黃云秋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題戎馬出獵圖
- 何處客來談列岫,有人雪踏自東溪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永豐祝子益和予詩見寄許見訪以長句謝之且賢
- 吳隄朝望海門潮,薊門暮踏燕山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老馬行
- 但得心傳清白事,不須足踏軟紅塵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金石臺前伴白云,六年不踏西路。 -- 出自宋·壑大·西湖為陳世崇餞行
- 嫖姚功高自不出,長鳴但踏城西春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洗馬次十一兄之道韻
- 黃卷沉酣端有志,青云騰踏豈無時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和與可見惠之詩
- 十載江湖寄此身,足香慣踏軟紅塵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義上人歸自武林戲作四偈
- 他日肩與扶上殿,侍郎正踏相堤沙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壽李侍郎母
- 直等主人投筆去,定應騰踏入云中。 -- 出自宋·邵清甫·蚊龍筆架
- 我腳何似驢腳,未舉步時踏著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黃龍三關
- 五陵才子錦袍新,馬蹄亂踏瓊瑤草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溫·五位
- 全身游戲生死園林,信腳踏翻圣凡窠臼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汲水僧歸龍洞去,采薇人踏虎蹤行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游九峰
- 君不見老長沙弄爪牙,一踏踏倒小釋迦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謂言不是抉珠人,未應輕踏甌峰路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送率庵和尚住云居
- 跨水行人語不符,絕江足踏一莖蘆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達磨祖師贊
- 不是渠儂多意氣,他家曾踏上頭關。 -- 出自宋·釋洵·偈二十二首
- 上嶺梯登危石側,渡溪橋踏古槎橫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東闔選掄前固有,西班騰踏近尤難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謝沿海制使顏侍郎舉
- 車馬等間湖上去,游人常踏月中還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梁簽判潁州西湖十三題·飛蓋橋
- 去年東上虎頭灘,今年西踏虎頭山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永康虎頭山
- 不知何洞出神翁,采芝去踏嶄巖峰。 -- 出自宋·王該·昭惠廟黃柏歌
- 幸有孤山陳跡在,倘來同踏石苔斑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能之寄詩和其月夜泛舟韻以寓相思
- 顧我摧頹如病顙,羨公騰踏勝飛黃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再用前韻呈參義李郎中
- 曉枕已哦千樹雪,夜船更踏一溪瑤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誠齋指檐頭雪為詩材二首
- 明日卻尋歸去路,馬蹄猶踏落花泥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民·雨后
- 去年我卻歸山中,聞君又踏石城石。 -- 出自明·曹臣·哭閔子善
- 來時不愁沙河漲,歸路曾踏章村冰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歸途再次韻
- 廿年高臥東山廬,一朝更踏西京市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長干行送陸儀曹重補南署
- 霜枕村雞兼竹雞,出戶便踏三層梯。 -- 出自明·黃輝·曉發巴東
- 灘頭白勃是平生,者回始踏朝云行。 -- 出自明·黃輝·曉發巴東
- 我愛溪山事事幽,錦袍醉踏東風游。 -- 出自明·柯潛·仙溪龍華寺
- 衣惹御香羅袖窄,馬蹄歸踏杏花泥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經撫河遇雪舟中睡午方起
- 群兒弄水夸巧捷,撇旋蹙踏如浮萍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觀潮歌
- 世事盡隨伊闕水,行人獨踏漢宮塵。 -- 出自明·王云鳳·晚步天津
- 后來尋師江海外,扣舷足踏金鰲背。 -- 出自明·謝常·讀醫士王立方瘦老子傳求歌賦此
- 朱顏有時還不酡,君不聞,踏踏歌。 -- 出自明·雪山法師·春日閑居(二首)
- 暮天軍中一事無,蹴踘笑踏紅氍毹。 -- 出自明·楊承鯤·薊門行贈張伯誨將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