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在第9個字的詩句
越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木蘭舟上,何處吳娃越艷:藕花紅照臉。 -- 出自五代·孫光憲·河傳·風飐
- 離別的詩句:吳山青,越山青,兩岸青山相送迎 -- 出自··
- 東海橫秦望,西陵繞越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友人尋越中山水
- 悶為洛生詠,醉發吳越調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
- 嘆息兩客鳥,裴回吳越間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 時于落星石上
- 借問剡中道,東南指越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別儲邕之剡中
- 且欣習齊咻,未敢笑越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遷居之夕聞鄰舍兒誦書欣然而作
- 南荒尚記誅元惡,東越誰能事細兒,耆舊如今幾人在,為君無憾為時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孔長源挽詞二首
- 夢求亡楚弓,笑解適越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東方有一士
- 置酒未逢休沐,便同越北燕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和二首(來詩言飲酒、畫竹石、草書。)
- 世變滄桑,中更蹉跌;越數千年,強鄰蔑德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四言詩·祭黃帝陵
- 慎勿吞青海,無勞問越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有感五首
- 聞汝依山寺,杭州定越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第五弟豐獨在江左,近三四載寂無消息,覓使
- 哀世非王粲,終然學越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西閣二首
- 鬢亂釵橫渾不醒,轉越江、剗地迷歸路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著厭霓裳素
- 手植父桑枯,俄頃楚越分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周氏敬榮堂詩
- 悵平生肝膽,都成楚越,只今膠漆,誰是陳雷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沁園春 和吳子似縣尉
- 頃我在杭歲,值君之越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寄樂天
- 日月淹秦甸,江湖動越吟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念遠
- 沙岸竹森森,維艄聽越禽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江村題壁
- 戶盡懸秦網,家多事越巫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異俗二首
- 久已忘齊語,何嘗解越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戒言
- 下土惟秦醉,中流輟越吟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無題
- 閩山到漳窮,地與南越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李宣叔倅漳州
- 海郡雄蠻落,津亭壯越臺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送廣州周判官
- 邑臣不必曾,何用征越巫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武陵觀火詩
- 漢家旄節付雄才,百越南溟統外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南海馬大夫遠示著述,兼酬拙詩,輒著微誠再
- 男兒感忠義,萬里忘越鄉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,便呈高開府
- 流水向淮浦,歸人隨越船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智蟾上人游天臺
- 書仙十閣壯儒宮,靈越山川實拋雄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留題越州石氏山齋
- 羸馬望北走,遷人悲越吟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江上聞笛
- 草合平吳路,鷗忘霸越機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同樸翁臥龍山
- 未習風塵事,初為吳越游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李評事游越
- 煙水乘湖闊,云山適越初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無錫東郭送友人游越
- 君去凋殘后,應憐百越空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喬判官赴福州
- 搖落行人去,云山向越多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李校書適越謁杜中丞
- 旅食過夷落,方言會越音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崔載華、張起之閩中
- 搖落淮南葉,秋風想越吟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寄會稽公徐侍郎(公時在王傅)
- 未習風波事,初為吳越游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人游越(一作郎士元詩)
- 中原蕩分崩,壯哉劉越石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劉琨
- 勿憚九嶷險,須令百越澄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
- 詩異石門思,濤來向越迎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姚杭州
- 過淮漸有懸帆興,到越應將墜葉期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周判官元范赴越
- 他時瓜鏡知何用,吳越風光滿御筵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臘后送內大德從勖游天臺
- 臘酒復臘雪,故人今越鄉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雪中懷友人
- 妄起并吞意,終殘吳越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讀史六首
- 不教嘶馬飛春,一奩越境,那銷盡、紅吟綠賦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祝英臺近·問流花
- 遙望翠凹,隔江時見,越女低鬟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丑奴兒慢/采桑子慢 雙清樓
- 梁日東陽守,為樓望越中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題沈隱侯八詠樓
- 三吳月出照金戟,百越風來吹玉斝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程公辟使江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