貌在第7個字的詩句
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遺民俎豆之,廟貌壓江滸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羊叔子廟
- 丹青傳得傾城貌。 -- 出自宋·王采·蝶戀花·燕子來時春未老
- 卷中昔日催徽貌,重見應憐太瘦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戲景思
- 山僧壽八十,腴貌精視聽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題祝圣寺
- 功德雖不同,齒貌略可論,相望數千載,但愧非賢孫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旌節
- 堂堂蒼須眉,形貌畫麟閣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贈史康時二首
- 鼠形方誚璞,蠟貌遽摧鞭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臘雪
- 不惟能象賢,氣貌亦相似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伯中弟尉新喻
- 承恩腳底非由貌,啟沃憐儂夜夜新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腳婆子
- 揮毫儻毋靳,圖貌并流傳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邢叔三首
- 眼中誰為善圖貌,貌與桐江相并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大風二首
- 水光風約束,山貌雨矜持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暮春
- 王生忽肖象,氣貌何豐腴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贈畫工王生
- 恍瞻君、豐神氣貌,飄然仙白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金縷曲/賀新郎
- 圓陀陀,光爍爍,貌堂堂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水調歌頭·耳目身之寶
- 白白紅紅花面貌,絲絲裊裊柳腰身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望江南/憶江南
- 強顏翁媼梔為貌,取悅兒童絲系身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丁未效八窗叔賦黃郎
- 真人兮匵藏,道貌兮山臞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與張草廬予欲嗣奏聘君草廬寄聲止予歌以答之
- 除了留侯無此貌,便何郎、傅粉終粗俗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賀新郎·誰種藍田玉
- 妍婦巧於人,玉貌長娟娟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丑婦謠
- 撫機悲歲年,顏貌非故夕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三用韻
- 及下誠明真氣貌,方知歲月老春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遺山呈太山倪布山真人
- 身不老,俗難侵,貌返童顏骨變金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漁父詞一十八首·煉質
- 萱堂日日春生貌。 -- 出自宋·談元范·青玉案·蝦須簾上銀鉤小
- 高談敬風鑒,古貌怯冰棱。 -- 出自唐·段成式·句
- 從來幾許如君貌,不肯如君墜玉樓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綠珠
- 清晨窺古鏡,旅貌近衰翁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新年呈友
- 鏡里只應諳素貌,人間多自信紅妝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貧女
- 更教乞與紅兒貌,舉國山川不值錢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若教比并紅兒貌,枉破當年國與家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神仙得似紅兒貌,應免劉郎憶世間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得似紅兒今日貌,肯教將去與夫差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應緣近似紅兒貌,始得深宮奉五官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若教瞥見紅兒貌,不肯留情付洛神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阿嬌得似紅兒貌,不費長門買賦金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憑君細看紅兒貌,最稱嚴妝待曉鐘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漢皇若遇紅兒貌,掌上無因著別人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稍教得似紅兒貌,不嫁南朝沈侍中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石城有個紅兒貌,兩槳無因迎莫愁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定知不及紅兒貌,枉卻工夫溉玉田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詩成若有紅兒貌,悔道當時月墜云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周郎若見紅兒貌,料得無心念小喬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當時若見紅兒貌,未必邢相有此言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若教粗及紅兒貌,爭取樓前斬愛姬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應有紅兒些子貌,卻言皇后長深宮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可中得似紅兒貌,若遇韓朋好殺伊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若教得似紅兒貌,走馬章臺任道遲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依稀有似紅兒貌,方得吹簫引上天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自從一見紅兒貌,始信人間有謫仙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還緣有似紅兒貌,始道迎將入漢宮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