豁在第7個字的詩句
豁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高城面修涂,呀豁若箕口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與張仲巽游善護院
- 河傾八灘惡,野豁兩崖斷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游龍門詩十二首·石樓
- 疑懷滯義一開豁,有如暗室來明釭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次韻和平甫同介甫當世過飲見招
- 悟得玄中玄妙,豁豁洋洋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臧劉石公獻石羊索詞
- 蕭晨出門去,軒豁騁遐矚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行路難(丙戌秋作)
- 因君此圖意披豁,便欲買棹游江湖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圖歌
- 豫游屏侍從,疏豁似漁樵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新秋建安王半隱園應教二首
- 聞之離抱頓舒豁,如吸清露醒朝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余新鄭(即余堯臣也。可補余傳之闕)
- 對景自應雙眼豁,憂時應得笑顏開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次韻何陸二別駕同游靈山閣三首
- 何如驥突云,軒豁隨長馭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竹源之集奇仲不赴蕭屯以詩嘲之再用原韻
- 嗟予老且倦,齒豁仍頭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寄題魯如晦需堂
- 登臨不獨眼界豁,一洗煩暑清心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華亭風月堂避暑
- 讀書既苦齒多豁,屬文益覺心如蓬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孫興宗秋懷
- 天涯朋歡少披豁,還如穴鰋跳泥沙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酬余補之見寄
- 林深藏宿雨,岸豁聚春流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江行
- 心期落落空軒豁,世事悠悠拙控摶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朱秀才二首
- 境迷煙霞痼,道豁人鬼盲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和鮮于晉伯游臥龍
- 登臨意象寬,軒豁擬高厚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登洪雅明月樓與陳舜弼楊養源任道夫孫彥和探
- 發落尚樂樂,齒豁良依依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感齒發之衰作詩自解
- 清入杖藜襟抱豁,冷侵衣袂骨毛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澤民見示游洞宮護圣二詩次來韻
- 論心便覺塵襟豁,刮目仍觀妙句新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詹守二首
- 興來滯思俄然豁,坐久煩襟頓覺披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子儀同賞荷花
- 匆匆陳祖席,再豁懷抱開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送董伯玉造朝改秩
- 發白壯志凋,齒豁生意少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齒脫
- 造物蘊神巧,軒豁露真趣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仙巖登覽
- 風前笑語香,陡豁病眼醒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送陳糾
- 無奈百病侵,齒豁頭已禿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效白樂天體自詠二十韻
- 往矣百書一面,豁然一日三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蕃丙午冬分宜見公度簿公尊兄已而邂逅于宜春
- 病寬游子念,愁豁老農心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張王臣既晴復雨欲去尚留見示且以識別二
- 檐前未覺眼界豁,臨眺忽憶樓居仙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觀雪行
- 地偏欣改觀,樓豁喜初臨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橫參樓和老杜韻
- 人生兩儀間,豁豁如許大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約客十有二人汎舟東山分韻得大字
- 江山到眼一披豁,世念攪思三宜休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次叔通見寄四首韻
- 薄冷催霜,碧空豁、飛鴻斜度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滿江紅·薄冷催霜
- 眼界雖云欠軒豁,晚涼宜酒且夷猶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后峒月溪寺
- 煙橫遠樹醉眸豁,竹引清泉塵慮澆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碧霄
- 山深林翳掃,墅豁稻云收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重到霅隴
- 石梯盤七折,頓豁萬里奇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梅川莫令君拉蒼山諸葛亮詩友用予松風首句為
- 看來詩胞云夢豁,只愁拶破古錦囊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歐陽新卿賦薇藥
- 云垂前騎失,山豁去帆輕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送李使君赴瓊州兼五州招討使
- 穹崇石梁引,岈豁天門開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秋日彭蠡湖中觀廬山
- 坦蕩融通,杳冥豁爽,澄澄一混體無榮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綠頭鴨 大圓覺海
- 盧仝七碗,吃來豁暢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解佩令 茶肆茶無絕品至真
- 山回路欲斷,溪豁雙流匯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晚行閣道自對溪趨小柏宿
- 回廊曲轉忽軒豁,檐飛棟複,青綠交輝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同友人泛舟過斷橋登壽星江湖偉觀歸舟聽客謳
- 一聞高論煩襟豁,更捧新詩雅貺多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答元珍見贈
- 薄暮及東泛,眼豁連胸臆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過湖偶書
- 沉香久郁悉清豁,無復沴氣東西斜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晴和再用丁韻
- 邂逅解白眉,軒豁蒙青眼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王中父制干東歸探韻得限字分韻用離別不堪
- 賴有郎君自軒豁,時攜一酌過西衙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偶成奉寄思中索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