豁在第4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豁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七元洞豁落,八角輝星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訪道安陵遇蓋還為余造真錄臨別留贈(zèng) 【上竹
- 神傾意豁真佳士,久客多憂今愈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相逢歌贈(zèng)嚴(yán)二別駕
- 推此自豁豁,不必待安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諭友
- 傍通門豁爾,內(nèi)密氣溫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青氈帳二十韻
- 孤愁欲豁寧無地,野店逢僧每小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感事
- 寧知齒豁頭童後,更遇天崩地陷時(shí)!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望永阜陵
- 憑高開豁快送目,歷險(xiǎn)崎嶇危著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登鵝鼻山至絕頂訪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
- 亦有疏豁處,白鷺下綠疇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憶云門諸寺
- 野堂疏豁近江皋,喜見南山秋氣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村居遣興
- 頭童齒豁已衰矣,衣弊屢空常晏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題王才臣山居
- 石門殊豁險(xiǎn),篁逕轉(zhuǎn)森邃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尋香山湛上人①
- 我今呀豁落者多,所存十馀皆兀臲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贈(zèng)劉師服
- 乾坤軒豁未能許,小試日光穿漏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南海東廟
- 四顧皆豁達(dá),我眉今日伸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登樂游園見憶
- 禹功本豁達(dá),漢跡方因循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
- 繁陰一豁新筍地,狂鞭欲向青春動(dòng)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求黃家紫竹杖
- 眼明意豁萬事快,預(yù)喜來年麰麥豐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喜晴
- 未應(yīng)齒豁塵埃里,乞與青精救白頭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贈(zèng)麻田山人吳子野
- 身輕眼豁腸皆換,月冷煙清夢(mèng)亦遙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登華
- 日逍遙豁暢,申處、同話瑯瑯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繼重陽(yáng)韻 藏頭 折起方字
- 萬緣一豁絕絲毫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南柯子·頻剔靈明燭
- 只將疏豁意,歌入浦云深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送姚鼎梅
- 平生眼豁開,脫然凌羽翼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題邵武軍泰寧縣葉恪循道清風(fēng)樓
- 世間有豁達(dá)老,天上無愚戇仙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試筆六言二首
- 頭童齒豁可憐人,也召入、詞林修史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鵲橋仙 予生丁亥歲戊戌歲初度,亦戊子日,
- 高祖誠(chéng)豁達(dá),卒亦誅淮陰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感懷(十四首)
- 展眉驚豁達(dá),徐步喜周旋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題梅嶺泉
- 齒牙未豁才有馀,一賦從容成腹藁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贈(zèng)賈麟
- 坐令軒豁地,雍穆成奧閫。 -- 出自宋·馮時(shí)行·重陽(yáng)登翠圍亭亭廢十年竹柏蓊然殊蔽遠(yuǎn)眼命寺
- 劃除資豁達(dá),頓覺云水眩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題單令雙清閣
- 丈夫軒豁意,快緊出鷹鶚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鄭景元
- 紆勝引,豁塵襟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鷓鴣天·十載交盟可重尋
- 秋懷軒豁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霜天曉角·秋懷軒豁
- 四方軒豁暢襟懷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富池客中
- 誰教齒豁更頭童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風(fēng)入松 和貝廷琚助教韻
- 恣逍遙豁暢,乃容膝小金山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木蘭花慢 贛榆縣諸王村三殿廟黃?醮罷作
- 照洞虛豁朗,凝空燦燦,胎星一點(diǎn),出化先天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沁園春·善惠謙柔
- 分明見,豁然惺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太平令·管堂無事啟丹經(jīng)
- 頭童齒豁竟何裨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虞美人·紅顏綠鬢無長(zhǎng)好
- 林開川豁見鳥下,山寒石峻愁猿騰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游菩提山值雨宿存思庵
- 且應(yīng)除豁見真的,孰恃強(qiáng)梁敢逋負(fù)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雅去鵲來篇
- 拓窗眼豁然,如見天宇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頻至子由書齋追記游事
- 玄壇開豁敞,紫洞鎖深幽。 -- 出自宋·何異·大華山
- 方瞳皓豁小天下,仙隱清越非人間。 -- 出自宋·林迪·大滌洞天留題
- 廓然寥豁絕邊垠,一點(diǎn)云生翳眼塵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太虛
- 頭白齒豁,空腹高心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須菩提贊
- 諸塵中豁落,萬像里崢嶸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胸襟疏豁,海門潮落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說通齒豁,宗通句活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發(fā)白齒豁,鼻垂口闊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