裹在第7個字的詩句
裹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色見終難見,就裹明須現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
- 常憶江南三月裹,鷓鴣啼處百花鮮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彭心齋諱逢源自作頌呈師師於一句下加三句
- 猿抱子歸青嶂裹,鳥銜花落碧巖前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彭心齋諱逢源自作頌呈師師於一句下加三句
- 十方諸佛,都有裹許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普庵家寶
- 謾道同輪歌表裹,到來觀者莫儱侗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同輪歌
- 得祖勝河沙,這裹又勾加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無為福勝分第十一
- 金佛不度爐,鐵裹夜明珠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頌古三十一首
- 拗折拄杖,向者裹住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偈頌二十三首
- 曾攜鐵網入海,裹得珊瑚樹一株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題宣侍者行卷
- 錦障桃花春色裹,白衣雪屋月明中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寄保寧無門講主
- 紫陌紅塵城子裹,清泉白石亂云中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寄東洲和尚西磵庵居
- 赤肉鑿竅,乾骨裹皮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一朝得意春風裹,活卻從前死路頭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如來在諸人眼裹耳裹,轉如是輪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一朝得意春風裹,便把驢兒作馬騎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強半春光煙雨裹,分明閉卻柏山門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與福上人
- 不辭高臥煙霞裹,枕上青山最好看。 -- 出自宋·釋仲皎·懷剡川故居
- 復有四女孫,包裹針線裝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次韻袁伯長寄贈之作
- 四顧風煙入懷裹,一灣溪水抱沙汀。 -- 出自宋·司馬伋·點易亭
- 何日報邊塵,別裹朝天帽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梅花喜神譜·爛熳二十八枝
- 訓與六經相表裹,法垂萬世愈巍煌。 -- 出自宋·宋理宗·賜馬廷鸞四首
- 人間風浪險,醉裹歲曾知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漁父
- 老大獨歸南內裹,風流無復亞鞍時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明皇業比圖
- 不信銅駝荊瑣裹,百年前是五侯家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公子家
- 親年當喜懼,藥裹屬覼縷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孫生康祖從予海陵予薦之滁守趙叔明之門送以
- 誰知獨臥珠簾裹,一榻無塵四面風。 -- 出自宋·唐詢·為杭州日送客舟中
- 十年夢寐江山裹,今見江山入戶庭。 -- 出自宋·唐詢·山堂偶書
- 圓明絕點滓,表裹無遁形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謝章季思惠鏡屏
- 挑燈倦夜羞黃裹,置筆窮年結白間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句
- 譬這護癰疽,包裹畏見血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鄭昂叔和余問盜詩末及山東事弟侄輩又問山東
- 鳥啼花底樹,云裹面前山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出郊
- 花鑣柳策熙怡裹,耘笠漁衰笑語中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煙雨樓
- 履承雙足趼,帽裹半頭絲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有嘆
- 一生忠義孤吟裹,千載凄涼古道旁。 -- 出自宋·鄒定·過杜工部祠
- 中包實糞穢,外裹疑橡栗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安山待閘憩大柳下見蜣螂轉丸及窟穴埋藏之狀
- 客游小四海,不裹千里糧。 -- 出自明·梅守箕·祁羨仲
- 書淫長不治,藥裹近相寬。 -- 出自明·王一鳴·五月末旬皖中作(二首)
- 青箬小壺冰共裹,寒燈新茗月同煎。 -- 出自明·文徵明·雪夜鄭太吉送慧山泉
- 濃書鐵把純綿裹,深刻蟹上潮泥爬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是日往觀果刻本蓋世賢招飲恐客不至故紿爾乃
- 歸來著書修藥裹,竹房閑把秋云鎖。 -- 出自明·謝常·讀醫士王立方瘦老子傳求歌賦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