裹在第5個字的詩句
裹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大家在這裹,廓徹無依倚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拈古十四首
- 上他籃子裹,未必是金鱗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又海眼光贊
- 稠花亂蕊裹江濱,小雨疏疏向晚晴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春日郊行
- 獨坐空山裹,閑尋物理幽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山居即事
- 苔磯清境裹,花濕轉(zhuǎn)分明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山居即事
- 交疏貧病裹,老疾去留間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有感
- 秋入篇章裹,川行翰墨間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哭黃少府
- 郡閣煙光裹,人家秋色中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振策
- 路極陰溪裹,桃開曉色中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次韻王東之郊行
- 舟行明鑒裹,鳥度醉吟中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溪上
- 清涼到這裹,眼不見為凈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十七首
- 瓢裹酒,缽裹肉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泉大道贊
- 誰知眼睛裹,個個是瞳人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常不輕童子贊
- 龍王宮殿裹,不見一人游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頌古十首
- 苔痕侵藥裹,山色冷吟衣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荒徑
- 若無伽梨裹渾身,便是當年屈突蓋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禪人請贊
- 除非北斗裹藏身,杳杳冥冥沒住處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四賓主
- 寂寂孤云裹,逍遙勿我知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李總干遺詩十四句師於一句之下加頌七句
- 步入青松裹,迢迢一徑通。 -- 出自宋·釋真凈·送張簽判游開先
- 海上鰲峰裹綺霞,梅仙朋舊有生涯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送修街坊出丐
- 活向春風裹埋了,萬年千載不成塵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梟梟清風裹,凄凄碧澗頭。 -- 出自宋·釋仲皎·題東白山嘯猿亭
- 北臺深雪裹,且讀坡仙詩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梅花喜神譜·欲開八枝
- 行歌金騕裹,醉舞玉參差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寄翰苑所知
- 生意玄煙裹,春工毛穎中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墨梅
- 雄心翻表裹,遠目著軒騰。 -- 出自宋·蘇舜元·丙子仲冬紫閣寺聊句
- 寒祲棱棱裹崧岱,憂端憤憤塞乾坤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南溪太息一首
- 極目湖光裹,招提萬頃田。 -- 出自宋·湯模·游練湖題甘露莊壁
- 聞名九歌裹,識面此山中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奉和江沖陶居二十韻
- 拜官京洛裹,歸思康廬下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送三八弟歸九江
- 頑石連卷裹綠苔,人傳桑苧手親開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煮泉石
- 金盤碧粽裹雕菰,九節(jié)菖蒲漬玉壺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生涯秋色裹,獨立問漁船。 -- 出自宋·王翥·灌口秋漲
- 鳥語煙光裹,人行草色中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春游吟
- 幾回疏影裹,呼鶴引長鳴。 -- 出自宋·熊瑞·答王山仲作墨梅來訪韻
- 曉行殘月裹,秋意乃忽凄。 -- 出自宋·徐文卿·秋后二首
- 心鏡凈表裹,坐久萬籟息。 -- 出自宋·許復道·涵碧亭
- 吟哦翠微裹,縹緲如翔鵠。 -- 出自宋·許沆·題君祥北巖
- 不堪形勝裹,北望涕紛紜。 -- 出自宋·薛靖·望金山用唐人韻
- 藂篁驚外裹,怪石覺中刳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由上饒之貴溪舟中書事
- 黃羅雙幅裹降書,新拜昭容稱意無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鬧紫繁紅裹綠枝,一翻風雨盡離披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凄涼馬革裹尸歸,誰復聲名寫麟閣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義士歌
- 白玉明肌裹絳囊,中含仙露壓瓊漿。 -- 出自明·柳應芳·荔子曲
- 自從虎革裹干戈,飛入芒碭育光彩。 -- 出自明·孫炎·寶劍歌
- 教兒收藥裹,留客話熊經(jīng)。 -- 出自明·孫一元·幽居(二首)
- 綠蒲藏藥裹,文荇縛詩筒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次韻楊孟載感故園池閣(四首)
- 六橋山色裹湖光,柳傍桃隨十里長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湖上
- 粗繒大布裹生涯,腹有詩書氣自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董傳留別
- 誓將馬革裹尸還,肯學班超苦兒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李兕彥威秀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