裹在第4個字的詩句
裹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盡情包裹付二妙,散與青青湖上柳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送仙知客總侍者
- 豈無人裹飯,躬自灌園芽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病余久不趨郡且遷仙巖書院於屋西有懷同志
- 殷勤題裹寄春風(fēng),澆我從來藜莧腹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謝韓無咎寄新茶
- 雙輪氈裹去,三壁帽開舒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巾車
- 碧瑯玕裹幾亭臺,萬朵芙蕖照水開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游園
- 華陰懸裹過門日,浣花溪上尋春時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三珍行
- 或於夢裹陪談笑,每向人前問信音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懷亨父
- 一生塵裹過,煙艇羨漁翁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夏日普信寺江閣
- 農(nóng)家竹裹深深住,風(fēng)度茅檐紡織聲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縱步
- 曾於詩裹識清名,幾夜吟看婺女星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寄悼浦江吳縣令清翁
- 陽秋皮裹鑒,玉素指下脈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李兩山侍郎仲氏儒而醫(yī)解后會稽索詩識別
- 仙居洞裹桃花古,不是劉郎去后栽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黃州二首
- 亦從藥裹關(guān)心后,閑卻湖邊小釣舟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病中漫興八首
- 半袈裟裹須彌現(xiàn),隙滹阿中法界寬。 -- 出自宋·曹叔遠·通玄洞
- 山疑夢裹槐安國,僧住壺公小隱正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游巖豅寺
- 鄴侯家裹書千架,杜老尊前屋萬間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己丑正月六日袁季源家遭毀次韻書悶
- 詩囊貧裹富,藥市鬧中間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次韻蔚講師新春之贈
- 今我欲裹糧,一汎濤江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示長兒存心
- 喜逢巾裹真相似,獲接杯行豈偶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夜夢呂洞賓仙翁忽憶戊午西游岳陽樓老木居士
- 粉榆陰裹植甘棠,民坐春風(fēng)吏履霜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胡吏部赴闕
- 馬革誓裹尸,氣凜如秦藺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挽孫奇父
- 雨多藥裹易生暈,澗透巾紗懶拂塵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病起
- 黛眉愁裹斂雙蛾,別久無書事奈何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閨情效香奩體
- 萬荷影裹歌聲過,驚起鴛鴦貼水飛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采蓮女
- 步虛聲裹碧云飛,佩玉珊珊謁紫微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道士夜醮
- 桂花香裹人敲句,倚遍高樓十二闌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秋夜登西樓
- 清絲洞裹泉聲音,流出空山換古今。 -- 出自宋·李琮·感泉山
- 回觀輪裹漫周啾,暖日和風(fēng)戲未休。 -- 出自宋·利書記·天柱雉兒行
- 修文巷裹莫春前,欲上旗亭問客船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哭徐刪定德襄
- 九衢塵裹無停舟,君居陋巷不出游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聞徐師川自京師還豫章
- 西山影裹識君面,碧照草江眸子瞭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豫章別李元中宣德
- 金剛?cè)?span id="kyimigw" class="hong">裹翻身過,栗棘蓬萊滿口吞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承天潛師畫贊
- 碧云影裹倚欄干,鯨吸詩人酒量寬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
- 清明客裹匆匆過,不記桃花笑倚門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舟中追和遜卿早春即事十首
- 含章殿裹雪中開,曾共君王索笑業(yè)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補之梅
- 水晶宮裹佳公子,風(fēng)流翰墨皆水然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王復(fù)初所藏子昂臨禊帖
- 千峰平裹寺,一徑背通城。 -- 出自宋·馬仲珍·游圓通寺
- 燕簾風(fēng)裹茶煙外,自選唐詩教子孫。 -- 出自宋·繆鑒·解嘲
- 寢興不裹首,散策繞花次。 -- 出自宋·龐謙孺·古詩
- 漁者包裹來,樂與我為市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聞兒輩舉漁者言喜成古調(diào)
- 黃花句裹空相憶,青鏡朝來獨自看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和所盤闌字韻
- 目前包裹,借手行拳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靈山這裹不較多,三尺杖子攪黃河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靈山這裹,凈躶躶,赤灑灑,沒可把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靈山這裹,佛來也著,祖來也著,手中拄杖,權(quán)且架閣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春風(fēng)包裹,上下四維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卍庵空裹采花,諸人石上種藕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題卍庵墨跡
- 大爐鞴裹笑翻身,空腹高心許十成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送干鐘
- 新梅雪裹依稀拆,愛日窗前迤邐長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嶮崖句裹翻身轉(zhuǎn),盤走珠兮珠走盤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