裹在第11個字的詩句
裹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回首前山云樹暗,竹雞聲裹鷓鴣啼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客路
- 一棹湖心天不暑,萬荷風裹滿身香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夏日陪王君玉汎舟鑒湖
- 鐵骨槎牙花四五,虬皮封裹暈爛斑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苔梅
- 碧玉山頭碧玉泉,琤琮聲裹數流年。 -- 出自宋·李似權·記夢
- 勝地清無一點埃,水晶城裹小瑤臺。 -- 出自宋·劉拯·涵暉閣
- 身八廣寒人不見,卻從袖裹裹將來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王祈伊中秋不見月四首
- 老子暮年行腳倦,只宜窗裹看崔嵬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絕句二首寄紹堂求巧石
- 有客天津閑信步,杜鵑聲裹夕陽西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無文人上舍財鳩工建新安橋普濟眾生聞者許嘆
- 未會與民同樂意,卻於宮裹看金蓮。 -- 出自宋·羅必元·金蓮步
- 遠挈一樽誰伴我,還從山裹望城中。 -- 出自宋·蒲瀛·次韻袁升之游云寺鴻慶院山茶之什
- 元自與山無半面,昔人詩裹舊相知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留青陽游九華寄袁倉使
- 為君滴下紅粉淚,紅羅帳裹濕鴛衾。 -- 出自宋·錢氏·題壁
- 丹碧屏間三月暮,玻璃杯裹一團春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堅·宴黃狀元大任
- 縱有詩筒憐苦李,豈無藥裹要當歸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再韻謝提舉蘇道山
- 到得家中重點檢,目前包裹露毿毿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筠管釀來應已熟,不辭醉裹帽欹斜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樞·頌古三十九首
- 有禪無師真可笑,大唐國裹何處討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樞·頌古三十九首
- 乳源言中藏劍戟,這僧奸裹放癡憨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百尺竿頭行闊步,紫羅帳裹撒真珠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德山臨際出來,換卻髑髏裹底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竊得這些窮伎倆,白拈手裹覓便宜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不用埋兵施陷虎,白拈手裹覓便宜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順捋虎須拈蝎尾,白拈手裹覓便宜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行,日午歸來打八更,荒草裹,結舌話無生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四威儀
- 不落化門成底事,紫羅帳裹撒真珠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答曾侍郎
- 青草步頭行正令,白拈手裹覓便宜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臨濟和尚贊
- 金馬玉堂留不住,依前屋裹販揚州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寄汪狀元
- 照出芙蓉城下月,金波影裹麥秋寒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送了禪人
- 吊罷神仙古時跡,亂峰影裹聽猿啼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游劉阮洞
- 華雨臺前倒法幢,海門浪裹釘枯椿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悼虎丘枯椿和尚
- 白鷺股邊供大嚼,一蹄涔裹鼓波聲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四宗風贊
- 三萬二千師子座,藕絲竅裹涌將來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趙山臺蓮花方丈
- 當機轉處不躊躇,琉璃盤裹走明珠。 -- 出自宋·釋玿·頌古三十一首
- 東院西邊是趙州,觀音院裹安彌勒。 -- 出自宋·釋玿·頌古三十一首
- 否去泰來終可待,尚須客裹訪蹉跎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浩西堂見和因再用韻
- 兄弟將知大自強,南山霧裹晦文章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題德夫劉公江亭
- 午枕藜床夢忽驚,竇家園裹有鶯聲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憩竇園因題池亭
- 謾言密室不風,顯紙如何裹大蟲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且道還有所得也,蝦蟆口裹一粒椒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七十六首
- 窮士未諳門外立,黃金窟裹作貧人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充塞虛空無空缺,一毛孔裹現三千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太似揚聲欲止響,太陽焰裹點孤燈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實是身貧道不貧,七斤衫裹不容針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去圣遠兮邪見深,祖師肚裹覓知音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知有之人不出頭,涅槃光裹度春秋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古九十八首
- 往劫親獻如來座,襄王國裹逢知識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贊三十六祖頌
- 孤峰絕頂浪滔天,大洋海裹金剛焰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贊三十六祖頌
- 忽然捉敗不相饒,丹霞火裹純金色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十玄談·回機
- 念道何憂衣食事,千光影裹聽鶯啼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紹椿行者求頌
- 蚊子眼中藏剎土,紅燈焰裹勢眉毛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造袁州浮橋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