袖在第7個字的詩句
袖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織女機邊拂衫袖,老人星外來帆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靈隱寺行呈伏虎巖
- 臂且有所使,銜袖未出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為陸元德題擅謙齋
- 門迎到花底,銜袖有新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劉元煇來三首
- 支策拄云漢,舉袖拂星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十一日問政山次劉元煇韻
- 夢回淚濕春衫袖,人與赤山相對愁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宿磻溪
- 漸向落暉分繡袖,忍聽離曲怨鵾弦。 -- 出自宋·龔宗元·送陳君子之四明
- 贏得清芬盈客袖,莫愁歸路暮云侵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同人看梅
- 玉雪生林際,紺袖花零落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樂府雜擬
- 閑繞復相思,醉袖花邊嚲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奉和對海紅花見寄之什
- 昔日郎君方彩袖,今朝太守已蒼顏。 -- 出自宋·厲文翁·杏花
- 籃輿轉松竹,襟袖翠靄深。 -- 出自宋·林憲·天臺道中
- 焚香懶持咒,銜袖旋吟詩。 -- 出自宋·林泳·劉直夫之入道今復逢衣余飲之酒
- 奈何苦海深,忍袖慈航手。 -- 出自宋·劉邊·仙船巖
- 蓉城一小縣,舞袖折旋窄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和丁師善韻
- 一臺縣日月,兩袖裹風雷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汪太無道人
- 紅燭盛時翻翠袖,畫橈停處占青蘋。 -- 出自宋·呂公著·王安之同赴王宣徽洛社秋會
- 收拾江山入懷袖,卻歸講席進鴻疇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清涼廣惠禪寺二首
- 腕玉瘦寬金縷袖,鬢蟬慵掠翠云鬟。 -- 出自宋·錢氏·題壁
- 驪珠八七盈懷袖,歸去行囊喜不貧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三月晦日即席和章師侍郎
- 酒微風力勁,歸袖冷凄凄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秋溪
- 寬鞋著瘦腳,短袖入長臂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執炬入大滌,襟袖寒颼颼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·游洞霄
- 正當十五日,龍袖拂開全體現,象王行處絕狐蹤。 -- 出自宋·釋德光·偈頌十首
- 正如窮漢破衫袖,也不與萬法為侶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山僧聞之,不免袖中出手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偈頌七十一首
- 時節到來,不容袖手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幾日風沙結襟袖,忽傳嘉惠眼重開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吳仲庶待制見寄
- 柔荑纖纖擢紺袖,五云書勢高崔嵬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耕者得古玉指環一首
- 春蔥銀甲深藏袖,偕老賦詩須我友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耕者得古玉指環一首
- 芥胸極蓊蔚,振袖疾飛翰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與可墨竹二十韻
- 珍重清風入襟袖,每篇佳處想精神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張子安求無處道人挽詞
- 自方國小難回袖,不畏秦強欲奏盆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酬伯氏再用前韻
- 玉案天香攜滿袖,錦衣誰似過鄉時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美人低鬟復回袖,持酒獻君君一笑。 -- 出自宋·許志仁·白苧歌
- 衣效道妝香惹袖,面侔拂相臉無脂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蠟梅
- 勉旃重勉旃,毋袖經綸手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送趙宰之上虞二首
- 已報主人詩滿袖,更夸使者雨隨車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鄂渚得雨
- 回飚落屑點翠袖,紛紛花映花奴肉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傚東坡從歐陽公詠雪體不用鹽玉鶴鷺絮蝶飛舞
- 如此金臺君拂袖,水天云闊去留輕。 -- 出自宋·曾順孫·題汪水云詩卷
- 平湖來萬壑,翠袖列千門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蓬萊閣閒望寫懷
- 畫船鵰鷁迅,絳袖綺霞翻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蓬萊閣閒望寫懷
- 無端雙蛺蝶,遠袖錯尋花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清書
- 中涂成永絕,翠袖染啼紅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器沈生
- 主歡對客小舉袖,擊鼓吹簫滿前后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和葉水心馬塍歌
- 幅巾灑松露,雙袖抖衣塵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唫·棲真洞
- 行行身漸高,長袖掠花梢。 -- 出自宋·朱谷·和張敏叔祠部壓云軒韻
- 獨自尋詩風滿袖,不知身入白鷗群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新秋雜興
- 水光釀綠凝歌袖,山色分青入酒杯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分省諸公邀西湖宴集
- 妝臺宜向日,舞袖欲隨煙。 -- 出自·李裕·次宋編修顯夫南陌詩四十韻
- 提攜起舞旋長袖,慷慨酣歌缺唾壺。 -- 出自明·多炡·謝張直卿方岳以鐵如意見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