袖在第6個字的詩句
袖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細馬金鞍紅袖客,能從我,出重城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江城子·梅梅柳柳鬧新晴
- 少年有與紅袖泣別者,少焉車馬相及,知其為觀察之孫振之也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太常引 予年廿許,時自秦州侍下,還太原,
- 不見天寒翠袖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惜分飛 戲王鼎玉同年
- 上馬蕭蕭襟袖涼,路穿禾黍繞宮墻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秋日早行
- 鬼神私側目,袖里一青蛇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鶴林
- 淚點染衫雙袖翠,修竹凄其又暮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賀新郎·妾有琵琶譜
- 背琵琶、盈盈袖手,粉閑紅靚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賀新郎·綠墮云垂領
- 是鵑血,凝羅袖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贈蘇崑生(蘇,固始人,南曲為當今第一。曾
- 履舄紛紜桂袖攢,朱顏倚醉盡君歡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旅館雪晴,又睹新月,眾興所感,因成雜言
- 看著遍頭香袖褶,粉屏香帕又重隈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觀杭州柘枝
- 一襟瀟灑,兩袖飄飄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一剪梅·粗布寬衣下領袍
- 更向當筵舞袖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調笑令·花酒
- 魏臺妝,吳姬袖,妖妍多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踏青游·嶺上梅殘
- 淮南喜子來,袖刺字未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王平甫見寄
- 泊舟忽來及,袖詩多賢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舟次泗上逢黃令因以詩送
- 中府中紋綾,袖之呼馬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閔尚衣盜褲
- 聞說近來長袖過,林前立馬盡多時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寄壽安令簿慰諸君
- 今年退後禪,袖手不肯叉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送法寶禪師
- 帳飲集寮寀,袖詩空士籍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陳孔晨錄鄞學任滿西歸
- 客聞作色拂袖去,如子誠亦冥頑哉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剝啄行
- 采采荷花滿袖香,荷深忘卻歸時路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采蓮曲
- 扶病香車,翠袖沾霜露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蝶戀花·殘照關河秋欲暮
- 搖輕裾,曳長袖,為楚舞,千萬壽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白纻詞二首效鮑照
- 莫謂早衰須袖手,將軍臂折尚平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耒病臂比已平獨挽弓無力客言君為史官何事挽
- 綠蔓秾陰紫袖低,客來留坐小堂西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紫藤
- 一拂清風一袖云,紫陽容貌鶴精神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贈陳管轄
- 退紅裙,云碧袖,花草爭春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于飛樂·水邊山
- 閑暇若將紅袖拂,還應勝得碧紗籠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詩一首
- 但得常將紅袖拂,也應勝似碧紗籠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題僧寺
- 山光影入懷袖,秀色爽氣非人寰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陸務觀寄著色山水屏
- 空谷天寒翠袖遮,無人曾見玉釵斜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再用前韻戲傳道
- 白發平津起袖然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鷓鴣天·白發平津起褎然
- 朝來暗驚翠袖,重倚屏幃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漢宮春·雨入輕寒
- 況重湖八桂,袖手已多年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八聲甘州·問紫巖去後漢公卿
- 既醉仍煩翠袖扶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南鄉子·梅與雪爭姝
- 彩選骰兒隔袖拈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浣溪沙
- 初試夾紗半袖。 -- 出自宋·孫惟信·燭影搖紅·一朵鞓紅
- 茅屋何堪翠袖,芝田自有霓裳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西江月·茅屋何堪翠袖
- 竹雨梧風滿袖涼,踏槐仍逐眾人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劉仲子就試
- 月府歸來衫袖冷,蟾蜍滴露洗秋紅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居七詠·丹桂軒
- 要病除,須拂袖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寄四舍弟馬運甫
- 已愛盈盈翠袖,更堪小小花鈿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朝中措 題闕
- 愁殺天寒翠袖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清平樂 詠水仙花
- 邊上事千種,袖中書一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鎮江張禹功獻邊事未報過建康謀辟
- 己忍寒欺羅袖薄? -- 出自近代·況周頤·浣溪沙
- 藏白收香,空袖和羹手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醉落魄/一斛珠
- 小立西風翠袖垂,淡黃蛺蝶□高低。 -- 出自宋·鄭會·簡頡監酒
- 江國事稀聊袖手,鈞天夢斷久灰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仲弟十絕
- 身雖遷柱史,袖尚有彈文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王簡卿侍郎三首
- 今代李邕領袖手,往來碑版不須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楊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