衲在第7個字的詩句
衲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何當便搖落,披衲玩秋光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苦熱中江上,懷爐峰舊居
- 應嫌六祖傳空衲,只向曹溪求息機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答文勝大師清柱書
- 紫衣居貴上,青衲老關中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門寄懷章供奉兼呈幕中知己
- 我性已甘披祖衲,君心猶待脫藍袍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與崔校書靜話言懷
- 何當見涼月,擁衲訪詩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夏滿日偶作寄孫支使(其年閏五月)
- 何年別鄉土,一衲代袈裟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寄題巨源禪師
- 歸來見二老,壞衲宿昔磨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贈夷白介然
- 晴天小閣收摩衲,暖日輕云護苾芻。 -- 出自宋·李祁·送非空晦之二上人歸青原
- 誰言學佛須披衲,頗笑求仙唯造樓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過六根灑然但余素
- 長針引線作方衲,軟暖厚薄無一偏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有客致木綿椅坐為山齋之用
- 江湖多幽寺,老衲天機深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性上人
- 向來梅子熟,一衲伴千圣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贈支提德最
- 包裹形模才一衲,薰蒸湯沸穩相親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腳婆子
- 余寒苦淹留,破衲無遽棄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雨中憶花寄懷曾季永嚴從禮二首
- 青山能見導,破衲可無迎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過石陂少焉至曲睹寺
- 濁醪無路覓,破衲與渠關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將宿天心寺以失路遂止野人家
- 不教管領千云衲,打徹頭關更問誰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調云岑
- 鎮日長閒輸老衲,倚筇獨坐古榕根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鑒空閣
- 華燈浮白水,老衲誦冥文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中元
- 壯志已鎖思擁衲,飽餐蔬飯想虛空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登臨
- 去來所得無多衲,覺悟何曾有二門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靈隱天竺寺門
- 我方病少瘳,擁衲膚有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前韻答黃一翁二首
- 前瞻鳳山尾,老衲如懶融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麟老
- 龕燈度雪補殘衲,山日上軒看舊經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送忍禪師歸廬岳
- 坐禪山店暝,補衲夜燈微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送靈應禪師
- 真修絕故鄉,一衲度暄涼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送南海僧游蜀
- 挈盂曾幾度,傳衲不教焚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哭處默上人
- 丈室冰凜冽,一衲云離披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贈怤師
- 丈室冰凜冽,一衲云離披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贈{上付下心}師
- 幾年辭輦寺,擁衲住云林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湛上人
- 天機轉杼軸,僧衲忌爛斑,妙處無多洩,從來造物慳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鄭檢法與胡教授論詩
- 安得舍身從老衲,蒲團終日觀黃金。 -- 出自明·李日華·佛手巖
- 秋衣因病全更衲,曉鬢迎寒半脫梳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簡孫正字
- 捫蘿入石徑,野衲棲其間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尋僧不遇
- 晚渡浪痕沾壞衲,上方云液灑枯藤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題翠峰院
- 道人深樂此,壞衲且幽棲。 -- 出自宋·蔡開·平綠軒
- 孤燈昏夜目,破衲冷秋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雨夜懷仁近二首
- 敲月會棋迎皂衲,斧冰供茗喚青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偶亦夜坐用前韻
- 三椽忘歲月,一衲老煙云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贈僧慶云衲
- 登臨問因果,老衲笑相陪。 -- 出自宋·李喬木·舟次南華寺
- 書生鑽故紙里,衲子轉法華時。 -- 出自宋·林泳·雜述
- 鞾紋紙帳稻畦衲,榾柮地爐煨芋供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贈羅竹山術者
- 佛也安,祖也安,衲僧肚皮似海寬。 -- 出自宋·釋本逸·偈三首
- 出達磨身血,斷衲僧命根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密庵先師贊
- 三玄料簡,未稱衲僧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立雪斷肱,辜他衲子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打破虛空無縫,衲僧隨處受用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今朝四月初十,衲僧獨行特立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今朝當八月旦,衲僧眼親手辨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長老不會說禪,衲僧不會穿線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