衲在第3個字的詩句
衲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青綾衲衫暖襯甲,紅線勒巾光繞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觀杭州鈐轄歐育刀劍戰(zhàn)袍
- 卻著衲衣歸玉局,自疑身是五通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華老師示四韻,事忙,姑以一偈答之
- 愛百衲琴常鎖匣,買雙鉤帖不論錢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閑中富貴
- 來投衲子衣,解甲飯戎菽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投子山
- 想見衲衣寒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西江月·月側(cè)金盆墮水
- 浙江衲子靜無塵,個個莊嚴服余新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贈花光老
- 西寺衲僧并食葉,因君說與故人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蜀人舊食決明花耳潁川夏秋少菜崇寧老僧教人
- 幽人衲僧,相對忘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種藥苗二首其一種甖粟
- 抖擻衲頭還自笑,囊中也沒一文錢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曲肱詩二十首
- 幾多衲子聽蟄雷,幾個道人藏尺蠖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林入室歌
- 青布衲,碧藜筇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知宮王琳甫贊
- 儻分衲子三緣屋,當(dāng)與仙人五日期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七夕日游仙人洞
- 不如衲被蒙頭睡,直到東窗海日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曉意
- 入定衲憎心共印,懷程客子影猶驚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盧溝曉月
- 惟有衲僧家,日日是好日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若是衲僧門下客,不用更躊躇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偈二十七首
- 明眼衲僧會不得,江北江南徒訪尋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明眼衲僧,不知落處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頌古三十六首
- 穰穰衲子腳,刺刺騷翁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小雪前三日鍾冠之約余侍老人行山舟發(fā)后洪入
- 心枯衲亦枯,歸岳揭空盂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歸華山
- 雪眉衲僧皆正氣,伊昔貞白先生同此意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寒月送玄士入天臺
- 豈徒衲帔痿羸坐,共守圍爐黃獨火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次公采贈太希先密云團韻
- 偶煩衲子分齋缽,慚愧龜山春筍長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晚飯龜山
- 堂中衲子還知否,月白風(fēng)清底處尋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和擇之賦泉聲
- 幽人衲子時來汲,疑是山中草木香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香山寺
- 安得衲衣燒柏子,不聞山下是非聲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宿鶴巖二絕
- 邇來衲子多異解,白玉面上加瘢痕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大隋山
- 蕭蕭衲帔冷,泠泠心境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胡為衲子歸,以響答空谷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讀山海經(jīng)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
- 幽人衲子應(yīng)多識,妙偈多章可寄不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謝景英丈
- 兩三衲子自來去,時取茶芽煮澗泉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宜興山房十首
- 方別衲僧談夢寐,又逢羽士接從容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回至興國宮望天池一簇云氣中因楊道士留有賦
- 五湖衲子來求寶。 -- 出自·李彭·漁歌/漁父
- 未聞衲子著深功,但見龍孫送好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程丞游清水巖黃龍山韻·黃龍山
- 已許衲僧修靜社,便將樵叟對閑扉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秋晚歸廬山留別道友
- 五月衲衣猶近火,起來白鶴冷青松。 -- 出自唐·懷素·寄衡岳僧
- 白麻衲襖布青巾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虞美人 先生嘗云,余嘗從甘河攜酒一瓢,欲
- 傍有衲子居,幽洞秘丹碧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四方衲子尋幽踐,多少空山振錫聲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化城寺
- 東南衲子密如云,何限參寥與惠勤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
- 少城衲子紛如粟,攘臂叢林空逐逐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
- 明眼衲僧,失卻鼻孔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云居善開長老請贊
- 堪與衲僧為軌則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偈頌五十一首
- 唯有衲僧無底缽,依前盛飯又盛羹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川·偈二首
- 五湖衲子,抖擻精神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五湖衲子急歸來,休向途中亂空鑿,體用從來非自他,作者不求無病藥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英靈衲子,使合智地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未足衲僧親道底,拂袖前行歸去來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提起衲僧拄杖子,渾家送上渡頭船。 -- 出自宋·釋德光·偈頌十首
- 靈利衲僧,猶隔一線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