衲在第1個字的詩句
衲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衲衣先世曾調鼎,野褐家聲本珥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感事
- 衲僧過別歸廬阜,羽客來尋說華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閑中富貴
- 衲子向來元士子,詩僧遮莫更禪僧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鄉僧德璘二首
- 衲子若全信佛語,生天定在靈運前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戲用禪觀答曾無逸問山谷語
- 衲被蒙頭籠兩袖,藜床無地著功名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宴坐庵
- 衲被蒙頭真老病,紗籠照佛本無心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上元雪
- 衲被蒙頭睡,悠然百慮寬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求安
- 衲外元無象,言尋那路尋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和劉評事送海禪和歸山
- 衲子自知空是色,將軍要便酒猶兵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同郭侯僧仲晚至武溪亭議真率會
- 衲被蒙頭不下堂,且與身謀安穩處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吳熙老風云圖
- 衲子家風存古儉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漁家傲·頂上鐵輪飛火焰
- 衲子心情處士衣,今年參到地無錐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呈永老
- 衲襖秋來,著身漸覺時相稱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萬年春 衲衣
- 衲衣藤杖是吾緣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太常引·衲衣藤杖是吾緣
- 衲襖宜教寬大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巫山一段云 催衲襖
- 衲僧悟易要迷難,無限漁翁失釣竿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十八首
- 衲僧分上那有許多般,雪晴海闊千峰曉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衲僧門下,別有要妙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衲僧家,無本據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衲僧行處,孤風凜然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衲被蒙頭初睡醒,不知身在寂寥中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山居(七首)
- 衲擁寒云老一丘,游方無夢轉悠悠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過海云院贈及長老
- 衲壞蒙頭寒自若,燭燒見跋夜將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乙卯歲除
- 衲衣線粗心似月,自把短鋤鋤榾柮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深山逢老僧二首
- 衲經雁蕩千峰雪,定入峨嵋半夜鐘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鐔上送僧歸衡山
- 衲衣棕笠重,嵩岳華山遙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·病起見圖畫
- 衲衣禪客袖篇章,江上相尋共感傷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答獻上人卷
- 衲衣求壞帛,野飯拾春蔬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贈別至弘上人
- 衲僧初不知,中有曹溪水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過紫巖寺
- 衲子未來且坐睡,蒲團與我作新冬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坐睡
- 衲僧若會蒙泉意,竟與曹溪一徑通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會勝寺
- 衲底一段光明,可謂湛然無累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貧漢歸廬阜結庵作伽陀為別
- 衲衣坐蒙頭,萬古一交睫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游無為寺
- 衲被蒙頭都莫問,未當居士一分頑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水后過淮安金堂皆非舊路
- 衲被忘宵度,團蒲失晝移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比因和首座詩有故欲撩公懶是真之句名其室日
- 衲被蒙頭付自然,何須八棒十三禪。 -- 出自宋·汪晫·贈天竺僧
- 衲子云衣厚,寒猶宿此間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邁·白鶴關
- 衲子指為真鐵漢,江神幻出小金山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贈海珠湛老
- 衲被蒙頭面壁坐,提起不直一落索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題雪花達摩布衣偈
- 衲僧九十余,持戒常精潔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念昔游四首
- 衲僧卑孔頭垂下。 -- 出自·李彭·漁歌/漁父
- 衲衣風壞帛,香印雨沾灰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逢播公
- 衲冷湖山雨,幡輕海甸風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贈可倫上人
- 衲補云千片,香燒印一窠。 -- 出自唐·唐求·贈行如上人
- 衲隨猿掛云生樹,杯趁鷗還月上潮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送僧游杭
- 衲子開窗還禮拜,生株何用巧彫殘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九峰僧房看山
- 衲子縛禪靜,不敢踐桑陌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再用喜雪除夕二韻寄宗簡
- 衲子頂云隨雁遠,牧章腰笛挽牛歸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晚秋即事
- 衲翁曾有約,分我片時閒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天童山
- 衲寄云林清海怪,泉移蛟窟照僧間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金山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