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在第4個字的詩句
衡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八葉鈞衡后,三朝柱石臣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蕭參政挽詩二首
- 雪溜懸衡岳,江云蓋秣陵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送表兄東南游
- 雁舉之衡翅,河穿入虜流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塞上行作
- 遠脈滋衡岳,微涼散橘洲。 -- 出自唐·李嶼·過洞庭
- 偶罷阿衡來典郡,固無閑物可應官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批周宗書后
- 雖有權衡,民不以強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宋頌
- 一遂鈞衡薦,今為長吏歸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送沅江宋明府即開府璟之孫
- 何許是衡陽。 -- 出自·趙*·松風慢 代送吳德夫衡陽巡檢
- 心似權衡求實效,勿教蓬蓽有遺才。 -- 出自宋·宋真宗·賜知貢舉晁迥
- ⑧憑舟衡國變,意志鼓黎元。 -- 出自近代·蔡和森·少年行
- 早玩臺衡宗,佛理既研精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講堂書事
- 愿斬都衡謝天下,不然何用正王猷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巨盜
- 恩告偃衡蓽,年華飛琯灰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甲戌冬屬疾賜告二首
- 躋之佐衡霍,無慙公侯享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游韶石
- 經權粲衡石,事物森紀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江陵張書記送行
- 但看匡衡穿壁苦,難云寗越讀書遲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用前韻勉陳進之赴省
- 徐步出衡門,中野展幽懷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窗陰忽霽獨往山下看梅
- 胡然自衡陽,只雁亦不徂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簡友人二首
- 西通襧衡鄰,東接嵇康堵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謗議
- 憶袖彌衡剌,賞登元禮門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棄水心侍郎三首
- 孤興尚衡霍,遐思或巫黔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游寶掌山寺
- 素懷歸衡廬,顧此豈遑暇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雜言(十一首)
- 抱琴倚衡門,清風拂朱弦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雜言(十一首)
- 一從一衡根各別,香上斜封愁欲折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寫生碧桃花歌
- 此去居衡軸,長留執事樞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聞虞參政至玉屏山
- 參前倚衡勿間斷,千功斷弦端可續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薛玠兩投詩以古風謝之
- 煩君招衡門,為我致問言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送羅年能赴興國
- 自從阿衡扃九原,至今草木猶銜冤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后溪先生龍門賦別
- 岳勢攀衡霍,星文摘斗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韻
- 相從寓衡山,時許闚墻仞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挽孫奇父
- 蟠際均衡岳,知峰獨出群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上天池寺
- 于時阿衡,一德之書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華之高壽魯齋先生七十
- 公論權衡嗟已矣,興言及此涕交零。 -- 出自宋·黎獻·輓陳月橋
- 有如水衡君,將命弗顧危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榮茂世
- 獻壽嵩衡竝,分茅海岱同。 -- 出自宋·李迪·靈巖
- 士有彌衡心肯薦,侯如雍齒首先封。 -- 出自宋·呂聲之·與丁撫干
- 老干持衡出,忽爾非舊比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聞兒輩舉漁者言喜成古調
- 秉軸持衡歲五周,從今千載國同休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壽丞相
- 正欲登衡霍,無端信杜鵑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
- 獨步出衡茅,寒云著地交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野遊
- 待昨權衡來就手,方知斤兩自分明。 -- 出自宋·釋云賁·頌古二十七首
- 輕重之衡,妍媸之鑒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風穴當衡,盧陂負墮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流鴻曳衡突,躍鯉散微瀾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正仲思歸作篆畦今夜月十詩非篆畦月乃雁蒼月
- 參前倚衡,忠信是遵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文宣王及其弟子贊
- 夫子今衡監,斯文屬任茲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送金華黃晉卿之諸暨州判官
- 常賦士衡云,兼懷惠連雪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與諸同僚偶會賦八題·邑署獨鶴
- 玉輿旋衡,歡聲沸渭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南郊大禮慶成詩五首·右有事于南郊
- 名向阿衡篇里得,書從復古殿中來。 -- 出自宋·孫仲鰲·句
- 千里爭衡最少年,馬驕風疾喜行前。 -- 出自·王賓·孫王墓(盤門外三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