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在第3個字的詩句
衡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仰看衡云飛,云靜山崪嵂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靜心堂
- 歸從衡岳此身清,老校群書眼倍明。 -- 出自宋·釋清壹·寄萬先輩
- 走遍衡格賣與誰,一十三人聲怨鼓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倚天衡岳最深處,雨過寒光潑眼明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龐大倚鉏而化圖贊
- 堪笑衡陽沒量人,彌勒光中拖布袋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摩尼歌
- 來從衡岳畫圖間,雙眼無非向上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送璲上人
- 后人衡鑒不高,喚作二俱弄險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二十四首
- 粹鐘衡岳誕吾師,大九彤廷賜紫衣。 -- 出自宋·宋溫舒·贈英公上人
- 勿謂衡茅陋,門墻亦僅全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大夫七弟有慶新居二百四十言次韻和之
- 不向衡門把一杯,山中話別且徘徊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師守之官枉駕過龍鵠省先公墓而去二詩送之
- 起於衡岳趾,環厥洞庭舷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
- 節義衡山獨不辱,萬年千載戴明恩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登衡岳三首
- 斜陽衡山云半紅,遠水無風天一碧。 -- 出自·王山·答盈盈
- 參于衡岳,鎮東南方。 -- 出自宋·吳愈·三清閣
- 獨立衡門下,悠悠千古思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歸潔庵
- 何日衡茅底,匏樽一破顏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寄陳孟容二首
- 云開衡岳韓子到,此事恍惚今難憑。 -- 出自宋·曾原·金精歌
- 憶昔衡門不勝愁,忽驚甍棟半空浮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題大庾新樓呈鄭仲遠年契
- 危峰衡古石,幽洞隔塵寰。 -- 出自宋·趙處?!ゅt亭
- 淡似衡山霧已開,濃如雨意黯陽臺。 -- 出自宋·趙時韶·云峰
- 不是衡寒欲避春,古來辭富不辭貧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詠梅
- 斗壘衡門筆硯生。 -- 出自·曹伯啟·鷓鴣天 示次男河南書吏履亨
- 歸來衡門下,且復酣杯觴。 -- 出自明·陳顥·題歸去來辭畫(四首)
- 俯仰衡門下,誰知此意真。 -- 出自明·道原法師·石湖閑居
- 儒家衡斗政,莫與道人言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宿排山道院(二首)
- 忘情衡門下,言笑色旉腴。 -- 出自明·胡翰·至正壬辰之春余臥病始起遭時多故奔走山谷間
- 落日衡門下,寒容一水開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濂·過陳與竹草廬
- 旆指衡服云,帆掛湘干月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送楊子祐知興國
- 棲遲衡門下,向夕絕來鞅。 -- 出自明·黃佐·詠志六首
- 雁過衡陽邊塞遠,云遮故里楚天愁。 -- 出自明·交趾國王·被系入中國詩謁藩臣
- 向夕衡門掩,吳中客子來。 -- 出自明·黎民表·春夜同童子鳴集潘少承館
- 縱有衡陽雁,何由寫宿心。 -- 出自·李德·寄馮朝泰
- 望已衡留傳,占猶劍在豐。 -- 出自明·馬汝驥·過玄明宮故址有傷往事六十韻
- 我昔衡山問方廣,石橋每見馱經童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次韻張仲舉承旨題盧楞伽過海羅漢圖
- 東馳衡山走千里,匡廬五老下與石城北固遙相連。 -- 出自明·錢宰·長江霽雪圖
- 誰道衡門無過客,春深還有燕飛來。 -- 出自明·史遷·漫興(四首)
- 投老衡門不用名,閑云時伴一身輕。 -- 出自明·孫一元·衡門
- 亦知衡門下,士不免饑寒。 -- 出自明·童冀·擬古(五首)
- 古訓衡不騎,我卻自買畏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朝元洞
- 雁向衡陽去,云從碣石來。 -- 出自明·王廷相·途中晦日
- 與君衡門下,行歌互相倚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山中贈友人
- 別后衡門鎮不開,年年春雨長莓苔。 -- 出自明·魏時敏·閨思
- 水急衡板橋,山空響飛瀑。 -- 出自明·徐勃·投宿山家
- 夢憶衡廬紫翠重,結巢須倚玉芙蓉。 -- 出自明·楊士奇·以絹問張子俊求畫
- 一犁衡岳雨,細逐桃花落。 -- 出自明·岳岱·武陵精舍六首
- 岸昃衡山轉,城孤背水藏。 -- 出自明·張名由·行至徐方行
- 小結衡茅避市喧,寒流觿觿抱孤村。 -- 出自明·張正蒙·溪上居
- 背郭衡門迥,棲遲一徑幽。 -- 出自明·張正蒙·溪閤坐雨招胡國珍陳用甫二丈
- 所以衡門士,折矢釋孤麛。 -- 出自明·趙貞吉·寶雞縣張仙洞中長歌行次壁間謝高泉韻
- 昔游衡山下,看水入朱陵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