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在第3個字的詩句
衡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爭向衡門插柳條,要遣老子知炊熟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二月二十九日作
- 衡山陰,驅(qū)馬幾往還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展省龍?zhí)劣凶?/a>
- 君臥衡山行,我行湘水濱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彪德美來會于泉有詩因次韻
- 許蔡衡湘全楚地,了知邾鄶不在邦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呈程帥五首
- 吟袖衡云滿筆端,馬蹄霜跡破朝寒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失題
- 聞道衡陽價重。 -- 出自宋·惠洪·西江月·大廈吞風(fēng)吐月
- 因甚衡茅光徹夜,燭圍十丈許分鄰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三和謝娛親堂扁
- 云覆衡茅霜雪后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漁家傲·云復(fù)衡茅霜雪後
- 人隨衡雁野云薄,夢繞鱷溪秋水深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潮州贈劉大夫
- 不如衡山樂谷藏春風(fēng),明窗小閣地爐紅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賦韓叔夏雪齋
- 欲結(jié)衡山茅,未買修竹徑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題勝業(yè)悅亭
- 一區(qū)衡山勿負(fù)約,三絕麟經(jīng)更涵粹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送余澤還義興
- 醉臥衡門下,曾無寒餓憂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詠貧士七首
- 眷茲衡宇,草樹溟蒙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停云
- 春到衡門苦恨遲,遍尋竹外賞南枝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十二弟梅花
- 見說衡門臨野水,秋深容我去推敲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國仲觀遷居尹隩訪別
- 但貴衡陽紙,紙落盡云煙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水調(diào)歌頭·問訊金華伯
- 先排衡山云,直上南臺升祝融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筇竹杖歌
- 地連衡岳浮空翠,天與湘江隔世鏖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題東皋
- 已道衡州遠(yuǎn),而今又廣州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送潘文叔恭叔二首
- 但恐衡陽無過雁,書筒不至費人思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季承
- 懷哉衡泌樂,可以共棲遲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既別文顯兄弟晚宿日光寺書懷寄之
- 臥痾衡茅下,誰顧疾作門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謝王使君
- 慚愧衡門下,今成頓有邊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子進(jìn)子儀過予山居子進(jìn)有詩次韻呈子進(jìn)兄弟二
- 解沖衡岳雪,寧問海棠春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愚卿留別
- 秋滿衡皋,淡云籠月,晚來風(fēng)勁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永遇樂·秋滿衡皋
- 抱疾衡門與藥親,苦無筋力尚精神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壬戌歲春懷
- 共度衡陽夏,平分岳麓春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郭承禧同年解倅印趨朝
- 夷車衡茝蓀芷荃,富矣離騷夸博識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昨雖移韻於蘭然石鼎聯(lián)章不可以不成也再賦一
- 水流衡岳色,酒帶芷蘭香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送趙澤民赴酃縣
- 淚灑衡山月,神凄蜀嶺云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游臨丞挽詩
- 平似衡加石,明如鏡出奩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上曹憲使五十韻
- 云開衡岳重回首,雪滿柯山遲到家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三衢道士鄭自得即天慶寮舍種梅疏池小亭扁日
- 白烏衡煙云,山僧渡水來。 -- 出自宋·趙葵·郊野
- 路入衡陽天一角,更山環(huán)、水繞無重數(shù)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乳燕飛/賀新郎
- 奕奕衡山禹甸之,功成手植萬年枝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禹柏
- 來謁衡岳山,未窮衡岳境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謁南岳
- 子在衡州我桂州,兩州相望共承流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己未元日寄子
- 春近衡峰雁又回,才懷休憶故山梅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洪云巖有和謝之
- 我來衡山下,古梵見老柏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詠衡岳禹柏
- 更題衡忠義,傳家清白,人道外甥似舅。 -- 出自宋·祖吳·水龍吟·紫貂南北分榮
- 君看衡云開未開,吾道所關(guān)非小哉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贈武應(yīng)辰見徐徑坂
- 六月衡湘暑氣蒸,幽香一噴冰人清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題墨蘭圖
- 稱物衡無高下手,別形鑒有是非心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和心字韻送林尉公琰校文
- 稚子衡門下,先塋亂葉邊。 -- 出自宋·鄧剡·夜聞風(fēng)聲歸思浩然
- 笑看衡門外,隨風(fēng)柳絮顛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次蕭饒州韻
- --武元衡暗染荀香久,長隨楚夢偏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中秋夜聽歌聯(lián)句
- 落帆衡陽岸,新舊迎公歸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李侍郎歸衡州二首
- 盡日衡門閉,蒼苔一徑新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題朱慶余閑居四首
- 又歸衡岳寺,舊院樹冥冥。 -- 出自唐·鄭巢·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