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衡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鳳鳴道國空詩句,雁到衡峰只信音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寄戴石屏
- 浮云富貴本無情,出守衡陽地望清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毅父弟知衡州
- 風(fēng)飐湘波天影動,云來衡岳雨聲長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湘潭二首
- 庶獄須照膽,多士在提衡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趙正夫使江東
- 天道順自然,人治求均衡。 -- 出自·陳獨(dú)秀·告少年
- 吾傷風(fēng)俗衰,視此天下衡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送李仁甫被召
- 倦飛聊復(fù)下江湖,此去衡陽萬里余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劉敷言新雁
- 怪石嵌巖苔蘚古,坐移衡霍入吾廬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謝東園主人惠竹石以紫石盆貯之
- 當(dāng)時(shí)郇國公,致身為阿衡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章漕
- 百千億萬事,義理是權(quán)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大衍易吟四十首
- 想君湘水花邊路,識我衡陽雁外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彬州孫通守振武聞泝湘將至八桂
- 調(diào)鼎與荷鋤,心手自權(quán)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苗經(jīng)歷耕野
- 舊日猖狂俱已矣,輸君衡鑒政高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見李提學(xué)所和詩次韻
- 文賦早知名,君今陸士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趙子昂
- 君今得旨?xì)w故鄉(xiāng),反鎖衡門勿輕出。 -- 出自宋·方妙靜·送水云歸吳
- 瀟湘水與蒼梧通,環(huán)繞衡岳青冥中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題上封寺
- 古堤騰長蛇,獨(dú)與江爭衡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公安
- 納忠高子孟,任重等阿衡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韓相生日
- 結(jié)發(fā)讀書棄人事,南上衡廬宿云巘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晉州會上送衛(wèi)伯紹休官南歸
- 病多無力逐紛華,三月衡門未見花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暮春始游城西
- 竇家風(fēng)義人牢落,多少衡門欲斷魂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青龍陳君挽詞四首
- 晴云冉冉薄斜暉,春靜衡門半掩扉。 -- 出自宋·陸九淵·晚春出箭溪二首
- 君臣有大義,忠孝相持衡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送胡子遠(yuǎn)著作知漢州分韻得行字
- 令君一何有,有若權(quán)在衡。 -- 出自宋·毛直方·送縣尹任滿
- 疇昔登賢書,夫子持文衡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送何同叔赴湖南漕
- 西南諸峰尤蔚然,地接衡廬青未了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六亭
- 底用角遲速,區(qū)區(qū)尚爭衡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過臨江
- 披秀庵前癩狗兒,要見衡陽只這是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送二僧之衡陽
- 青陽已代謝,赤帝方司衡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青陽代謝行
- 使八極頂目者不自爭衡,見斯人兮駕御昂枿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倧禪者
- 風(fēng)撼君山波浩蕩,云歸衡岳月分明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岳陽樓
- 祗今家食應(yīng)無恙,書傅衡陽雁寄聲。 -- 出自宋·滕鎮(zhèn)·紹熙辛亥六月中伏日出郭觀稼小休野石讀仲權(quán)
- 樓高望極情思遠(yuǎn),前揖衡山后蒼弁。 -- 出自宋·韋奇·題倪文昌玉湖書院
- 知君不惜南來信,只恐衡陽雁足稀。 -- 出自宋·薛師傳·江上別友人
- 邇來齒發(fā)羞相問,乞有衡茅覓自安。 -- 出自宋·俞汝尚·汝尚將歸吳興齊州記室蘇子由辱詩送因逐韻謝
- 子孫承事業(yè),婦寺竊權(quán)衡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大唐
- 曉起敞吾門,參前倚輿衡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絜矩書院示學(xué)子
- 妍媸歸藻鑒,高下見文衡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上王吏部
- 雪消江上看梅發(fā),風(fēng)暖衡陽有雁回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又和題宜春臺
- 既似山河月里明,復(fù)同衡霍牖中起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題何監(jiān)丞畫山水歌
- 紀(jì)晉慚陶令,依劉誤禰衡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歲暮偶題二十二韻
- 共知別后嵇康懶,況隔衡陽少雁聲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十月二日親朋拏舟追餞有同至昆山者時(shí)谿父臥
- 衡。 -- 出自明·多炡·送徐朝直水部奏績?nèi)攵?/a>
- 涼霜八月塞天寒,飛度衡陽楚水寬。 -- 出自明·高棅·早雁
- 東幸方過沛,南巡乃至衡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承天候駕四首
- 花知吳苑春回早,雁憶衡陽信到遲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淮北寄故園兄楚邦弟
- 所嗟文愈敝,難據(jù)理為衡。 -- 出自明·婁堅(jiān)·歲暮雜題示兒復(fù)聞十首(萬歷末年作)
- 變化莫可測,劉累難持衡。 -- 出自明·桑悅·感懷詩(四十首。有序)
- 官惟舊經(jīng)術(shù),家只一蓬衡。 -- 出自明·施漸·揚(yáng)州道中送李司訓(xùn)還金陵因赴任河內(nèi)
- 衡陽自古無來雁,況去衡陽又八千。 -- 出自明·施敬·南行途中寄錢塘親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