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在第10個字的詩句
衡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戎葵到底不傾日,側耳衡陽來雁聲。 -- 出自宋·危稹·送孫行之出守衡陽
- 鵬圖海澨騫新味,雁斷衡陽感舊聯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和夔漕王韻
- 才高志廣無處著,獨倚衡疑望關洛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張匠臨以秘閣知贛州
- 索青繚白望不斷,好似衡山下看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七峰行為外舅壽
- 士生樗散甘嘉遯,頫首衡敢尤怨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長句簡敬叟季仙兼呈端夫申父晦仲
- 清波貫霅苕,空翠浮弁衡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吊齊齋先生尚書文節倪公
- 公歸瞻負扆,朝罷謁阿衡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憲使江寺簿赴召
- 情知蕭艾糅芳澤,手藝衡蘭儲糗糧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代壽李參預雁湖先生五十韻
- 桀犬徒馮壘,苗民敢抗衡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經進百韻詩
- 相望三百年,山水同虞衡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予自武昌攜二猿歸夜聞清嘯偶成
- 友朋空愛助,君自有權衡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劉無競克遜司門赴召三首
- 慶祉綿綿,功名袞袞,比衡山湘水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醉蓬萊·政槐云濃翠
- 雖然墟墓一拳上,泰華衡常未必侔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舟檥娥祠敬留二絕
- 可憐一紙平安信,不及衡陽雁字多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收家信
- 滿林松竹翠交加,路過衡陽得幾家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衡陽道間
- 明朝風靜日欲杲,載換衡宇升吾堂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舟回自霅至黃橋負大作復反朱涇泊舟
- 不負飄逸姿,孰爭前輩衡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霆伯侄
- 倩誰寫作山行圖,持似衡湖作清供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甲午孟夏祝公輔道過山中遂偕如上饒赴孟史君
- 當年龍首黃扉者,猶是衡門一樣人。 -- 出自宋·羅志仁·諷留夢炎
- 飛花寂寂燕雙雙,南客衡門對楚江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春日偶作
- 江皋昨夜雨收梅,寂寂衡門與釣臺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薛舍人使君觀察韓判官侍御許雨晴到所居既霽
- 勞生今被微官縛,何日衡茅獨掩扉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蒲圻道中遇雪二首
- 蒼天高高不可問,愿照衡茅有孤悶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雉胡飛
- 顏容寧入鑒,銖兩豈關衡。 -- 出自唐·鄭薰·贈鞏疇
- 何時止此幽棲處,獨掩衡門長綠苔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贈隱者
- 無因朝市知名姓,地僻衡門對岳開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贈道者
- 白云深處葺茅廬,退隱衡門與俗疏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題桃源處士山居留寄
- 君看靖節高眠處,只向衡門種五株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隋柳
- 終難依此境,坐臥避鈞衡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題鄭侍郎巖隱(一作隱巖)十韻
- 以目為水鑒,以心作權衡。 -- 出自唐·邵謁·少年行
- 陶潛雖理邑,崔烈徒臺衡。 -- 出自唐·邵謁·送徐群宰望江
- 寒隨御水波光散,暖逐衡陽雁影來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東歸出城留別知己
- 塵埃歸去五湖東,還是衡門一畝宮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東歸題屋壁
- 軒車紫陌競尋春,獨掩衡門病起身。 -- 出自·李中·贈夏秀才
- 昔在南國時,折桂嘗抗衡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容州程員外端州吳員外
- 吳公臺下舊京城,曾掩衡門過十春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從駕東幸呈諸公
- 山村寥落野人稀,竹里衡門掩翠微。 -- 出自唐·蘇廣文·夜歸華川因寄幕府
- 鎮綏增屏翰,贊畫授權衡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奉寄趙伯器參政尹時中員外五十韻
- 妙契天輪,斡樞七政,玉衡旋轉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永遇樂·妙契天輪
- 別來閩嶺三千里,夜宿衡陽夢寄書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宿衡陽
- 坐則席函丈,出則車連衡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留別知郡職方楊員外
- 諸生望???,吾道倚權衡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挽荊南師張左司詩
- 雄張擁行潦,河瀆將抗衡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上二溪山
- 向來韓子夸精禱,云合衡山特易開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又和
- 但覺滄溟浮佛屋,卻忘衡岳近天閽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登祝融峰觀日出
- 曳裾朝路不同時,謀食衡湘亦把麾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衡守劉子澄以詩來和韻奉酬
- 何時容卜夜,燈畔聽文衡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寄呈尤侍郎二首
- 越明年,得旨補初品官、衡州戶掾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題許介這譽文堂
- 邂逅陽華且酒壺,海鵬衡雁各征途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江華送熊清父游廣州時予有衡陽之役
- 知君無地種江蘺,看了衡山看九疑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送駱丞謁襄帥廣西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