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在第9個字的詩句
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不知緣甚事,只贈遠行人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孤柳
- 喚得春船柳岸頭,欲行猶更話綢繆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春江送僧圖為芳上人題
- 與云秋別寺,同月夜行船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送僧東游
- 層空瞀歸云,修岑噯行霧。 -- 出自明·周廷用·閑詠
- 自古有離別,各言慎行藏。 -- 出自明·周子諒·贈別郭元達
- 明年再往茲,裹茗置行李。 -- 出自明·朱凱·茅山中人皆不飲泉水悉下汲于注壑又不善蓄佳
- 世味已諳灘百折,山行明日又千回。 -- 出自明·朱應(yīng)登·將從衢州陸行至常山
- 幽徑何逼側(cè),蔓草沒行路。 -- 出自明·朱右·遣興
- 萬里避寒違朔漠,幾行帶雪下汀洲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瀟湘八景畫·平沙落雁
- 空舟隨處泊,不用擇行鄰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秋晚由震澤松陵入嘉禾道中作(二首)
- 回首人間世,坐騖復(fù)行吟。 -- 出自明·莊昶·養(yǎng)庵為永興馬貞夫元題
- 盧郎心未老,潘令鬢行皤。 -- 出自元·完顏?·臨江仙·倦客更遭塵事冗
- 仍憐故鄉(xiāng)水,萬里送行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渡荊門送別
- 綠竹入幽徑,青蘿拂行衣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
- 金陵子弟來相送,欲行不行各盡觴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酒肆留別
- 云間連下榻,天上接行杯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與夏十二登岳陽樓
- 天山三丈雪,豈是遠行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獨不見
- 東風(fēng)兮東風(fēng),為我吹行云使西來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久別離
- 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
- 惆悵孤帆連夜發(fā),送行淡月微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臨江仙 送錢穆父
- 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臨江仙 送錢穆父
- 一片丹心天日下,數(shù)行清淚嶺云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嶺寄子由
- 逐客何人著眼看,太行千里送征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臨城道中作(并引)
- 兩個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絕句
- 兩個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絕句四首
- 一點烽傳散關(guān)信,兩行雁帶杜陵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晚登城北門
- 系我一生心,負你千行淚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憶帝京·薄衾小枕天氣
- 十里曉雞關(guān)樹暗,一行寒雁隴云愁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過潼關(guān)
- 郁郁寡開顏,默默獨行李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贈宇文中丞(本暢當詩)
- 于今二十年,歷歷經(jīng)行處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
- 落葉滿空山,何處尋行跡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寄全椒山中道士
- 獨樹沙邊人跡稀,欲行愁遠暮鐘時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賦得沙際路,送從叔象
- 依舊秋風(fēng)還寂寞,數(shù)行衰柳宿啼鴉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毗陵東山
- 流星透疏木,走月逆行云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宿山寺
- 勝處舊聞荷覆水,此行猶及蟹經(jīng)霜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贈知雄州王崇拯二首
- 秦人釋重負,道路聞行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陳侗同年知陜俯
- 茲人謂川路,此意屬行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泰山四首 初入南山
- 蘆花千里霜月白,傷行色,來朝便是關(guān)山隔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歸國謠·何處笛
- 盡日空濛無所見,雁行斜去字聯(lián)聯(lián)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登咸陽縣樓望雨
- 灞原風(fēng)雨定,晚見雁行頻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灞上秋居
- 郁郁寡開顏,默默獨行李。 -- 出自唐·暢當·南充謝郡客游澧州留贈宇文中丞
- 未戴柘枝花帽子,兩行宮監(jiān)在簾前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恰似有人長點檢,著行排立向春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雜曲歌辭·楊柳枝
- 惆悵知音竟難得,兩行清淚白楊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商驛樓東望有感
- 百十箜篌彈玉指,兩行珠翠擊金鏞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五
- 連年不見雪,到處即行春。 -- 出自唐·張循之·送泉州李使君之任
- 暮潮江勢闊,秋雨雁行斜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早秋江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