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在第9個字的詩句
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宴酣詩布澤,節改令行仁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奉和幸神皋亭應制
- 下車霰已積,攝事露行濡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謁禹廟
- 吟送越僧歸海涯,僧行渾不覺程賒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僧歸國清寺
- 人間寺應諸天號,真行僧禪此寺中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贈題兜率寺閑上人院
- 罷卻名場擬入秦,南行無罪似流人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贈友人罷舉赴交趾辟命
- 日將家漸遠,猶恨馬行遲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馬上行
- 酒寒無小戶,請滿酌行杯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雪中別詩友
- 不嫌予步蹇,但恐君行膻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
- 旌旆翩翩擁漢官,君行常得遠人歡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張閣老中丞持節冊吊回鶻
- 江城多暇日,能寄八行無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孔江州
- 小婦無所作,嬌歌遏行云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三婦詩
- 獨坐南臺時共美,閑行古剎情何已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
- 名教自可樂,搢紳貴行道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知非
- 寒度雁聲天遠近,早行林影月高低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送成紀善省親關中
- 卻下聽經徒,孤帆有行色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雨中游包山精舍
- 冷天侵極戍,寒月對行舟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回文
- 秋來風瑟瑟,群馬胡行疾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從軍行
- 錦帆沖浪濕,羅袖拂行衣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相和歌辭·江南曲八首
- 堯樽隨步輦,舜樂繞行麾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望春亭侍游應詔
- 采蘭花萼聚,就日雁行聯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李四勸為尉氏尉,李七勉為開封尉(惟伯與仲
- 慧眼沙門真遠公,經行宴坐有儒風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韓翃舍人題安國寺用上人
- 愁云破斜照,別酌勸行子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張少府
- 人煙一飯少,山雪獨行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少微師西行(一作送僧自吳游蜀)
- 葉舟維夏口,煙野獨行時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永無人跡到,時有鳥行過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望水
- 錯莫過門欄,分明識行路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慈恩寺懷舊
- 戍煙千里直,邊雁一行斜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王副使還并州
- 山鄰三徑絕,野意八行傳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酬前駕部員外郎苗發
- 樹閑人跡外,山晚鳥行西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同苗發慈恩寺避暑
- 把君衫袖望垂楊,兩行淚下思故鄉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客東歸
- 故鄉多古樹,落日少行人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歸山居寄錢起
- 明朝莫回望,青草馬行遲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薦福寺送元偉
- 余兄佐郡經西楚,餞行因賦荊門雨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荊門歌送兄赴夔州
- 入溪花徑遠,向嶺鳥行遲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暮春尋終南柳處士
- 十指纖纖玉筍紅,雁行輕遏翠弦中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聽箏
- 東陽賓禮重,高館望行期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夏日梅溪館寄龐舍人
- 還因此悲屈,惆悵又行吟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洞庭南館
- 盡日唯山水,當知律行嚴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道光上人山院
- 看繞庭蘭玉,濟濟成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千里旌麾
- 思鄉嶺上,空滴淚成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昨日花開
- 這平生積善,三千功行,前程享福,八百椿齡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眼底高年
- 面兒白、心下黑,身長行短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名
- 頻歌覆手拋將過,兩行人待看回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名
- 游豫騰謠誦,星蹕天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望陵人散,翠柏忽成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指瑤津路,淚雨泣千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/憶少年
- 五更里,天行還了修行愿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掛金索·五更里
- 暫統十連,折沖萬里,行即驅殘虜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百字歌/自度曲
- 夢繞西湖路漸不堪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江城梅花引·逋仙千載獨知心
- 全真門弟子,修功積行,專要心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 武當降筆 依托辛天君,見嗚鶴余音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