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在第9個字的詩句
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終翰會茅屋,監茗征行商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
- 林間清濟水,門外太行車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題傅欽之源別業
- 順成時過蠟,閉塞令行冬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潞公游龍門光以室家病不獲參陪獻詩十六韻
- 寺前煙蔓深,何處求行跡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文慧師歸眉山
- 我今欲遠行,須問曾行客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今古路行
- 朝賣西城宅,暮理南行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聞景仁遷居計昌為詩寄之
- 驪歌遮去轍,竹馬望行塵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長安以詩寄賀
- 江花莞流放,岸草凄行邁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麗水風雨下船棘口有懷
- 世路蕭疏君得游,一行作吏只關愁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安卿
- 奸闌嫌說劍,斷道怯行枚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萬侍御赴判劍州過金陵有贈(君以邊事論政府
- 且留看神仙,白晝地行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秋色橫空·松液香凝
- 翻(一作空)作隴西行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還至張掖古城聞東軍告捷贈韋五虛已
- 戚戚苦無悰,攜手共行樂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游東田
- 不羨東都丞相宅,每行吟得好篇章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題七步廊
- 一洞煙霞人跡少,六行槐柳鳥聲高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南省伴直(甲寅年自江南到京后作)
- 侍官得來太行顛,太行美酒清如天,長歌忽發淚迸落,一飲一斗心浩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對酒
- 燕尾香緘小字,十三行封答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好事近·往事記山陰
- 笑言也得,欠伸也得,行處丹鞋婀娜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鵲橋仙·辛夷花落
- 一寸百煉剛,半生雙行纏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長歌行
- 一夫一妻將六兒,或行或坐常兀兀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幾見霜翎巢白草,數行云足篆青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歸雁亭
- 自覺余煙埋屐齒,行行印破蘚痕班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夢中得五十六字
- 本意買舟歸楚國,此行為硯訪端州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初至肇慶府硯巖
- 搖兀形神生睡思,按行水石得詩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轎中
- 知君耿素抱,曷不遠行游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紫巖潘庭堅四首
- 四海橫香航燭人,肘行膝步靈如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知宮王南紀洞章歌
- 幾是霜翎巢白草,數行云足篆青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雁陣
- 夕陽掛樹暮山紫,行行到此欲脫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道過成蹊菴偶成舊風一篇
- 一雙巖電眼,識盡地行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何道人
- 一句秋鴻來入耳,兩行客淚下沾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招賢道士
- 鴉翻千點墨,雁草數行書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八月三日即事
- 禪不用參,道不用學,行住坐臥,是大圓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喜無憂求偈
- 荷風驚浴鳥,橋影聚行魚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奉和山池
- 塒雞戒晨明,客子駕行李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北上感懷
- 胡為復舍此,僶俛就行役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丙申二月別紹興諸公
- 微風揚歸帆,紅葉映行子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鄭同夫餞別圖詩
- 天澹云低何處雁,一行飛下荻花中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小景
- 和風拂輕衣,飛花撲行客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春日書事
- 跬步不妨猶似鱉,踔行那得更憐夔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病足戲呈石末公
- 病眼昏昏四顧迷,獨行渾似雪中雞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日即事(八首)
- 百年青史不勝愁,兩行銀燭空如畫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春夜聽客彈琵琶,作隋唐評話。
- 挽藤蘿、月黑誰恐人行,落葉卷,聲似牢中吼虎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過汜水縣虎牢關作
- 織女高樓上,停梭顧行客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春詞
- 積云藏嶮路,流水促行年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南賓送蔡侍御游蜀
- 輕煙拂流水,落日照行塵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友人東歸(一作方干詩,題云送盧評事東歸
- 府中相見少,江上獨行遙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婺州路別錄事
- 人生莫作遠行客,遠行莫戍黃沙磧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邊城曲
- 離杯傾祖帳,征騎逐行塵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江上別劉駕
- 楊柳青青滿路垂,贈行惟折古松枝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妻亡后別妻弟
- 路入江南春信未,日行北陸冷光浮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望江南/憶江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