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在第7個字的詩句
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曾上蓬萊宮里行,北軒欄檻最留情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寄題甘露寺北軒
- 曾向蓬萊宮里行,北軒闌檻最留情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寄題甘露寺北軒
- 再拜宜同丈人行,過庭交分有無同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寄宣州鄭諫議
- 縉云新命詔初行,才是孤魂壽器成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池州李使君沒后十一日處州新命始到后見歸妓
- 漸遏遙天,不放行云散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鳳棲梧
- 有意憐才,每遇行云處,幸時恁相過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其二
- 況佳人、盡天外行云,掌上飛燕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鳳歸云
- 駕六龍,乘風而行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氣出唱
- 延頸長嘆息,遠行多所懷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苦寒行
- 流澌浮漂,舟船行難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步出夏門行 土不同
- 夫維圣哲以茂行兮,茍得用此下土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離騷
- 爭遣伐器,何以行之?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天問
- 大苦咸酸,辛甘行些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招魂
- 路遠處幽,又無行媒兮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四 抽思
- 一時謀議略施行,誰道君王薄賈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賈生
- 長安諸愚儒,操行自為薄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揚雄二首
- 露坐引衣襋,風行欹帽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
- 仰屋臥太息,起行涕淋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思王逢原
- 寒汴已閉口,此行又參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思王逢原
- 或冒突超越,鼓行令震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
- 人與鳥獸相隨行,祖孫一死十百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自訟
- 古之士方窮,材行已云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思古
- 孝文卻走馬,獨行先安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天下不用車
- 籜龍將雨繞山行,注遠投深靜有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北山三詠其三——道光泉
- 君才今卨稷,家行古原顏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湯泉壁堊諸子有欲閑之意
- 長材晦朝倫,高行隱家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孫叔康赴御史府
- 淮口西風急,君行定幾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王補之行風忽作因題四句於舟中
- 憶昨初為海上行,日斜來往看潮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鐵幢浦
- 身隨饑馬日中行,眼入風沙困欲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真州馬上作
- 黃雀有頭顱,長行萬里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望之赴臨江
- 永慶招提墨數行,歲時風露每凄傷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永慶壁有雱遺墨數行
- 穿橋度塹只閑行,詠石嘲花亦漫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董伯懿
- 停午聞山鐘,起行散愁疾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疾愈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二公①
- 水國無邊際,舟行共使風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洛中送奚三還揚州
- 泛泛隨波瀾,行行任艫□[木世]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將適天臺留別臨安李主薄
- 道在紆眷眷,風行動睿篇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經河上公廟
- 日落青巖際,溪行綠筱邊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自始興溪夜上赴嶺
- 苒苒窮年籥,行行盡路岐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
- 志合豈兄弟,道行無賤貧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敘懷二首
- 腰斧上高山,意行無舊路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蠻子歌
- 方便無非教,經行不廢禪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海門潮別浩初師
- 暫別瑤墀鴛鷺行,彩旗雙引到沅湘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寄朗州溫右史曹長
- 早遇圣明朝,雁行登九霄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余同遷見贈
- 前者匆匆襆被行,十年憔悴到京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征還京師見舊番官馮叔達
- 夢覺疑連榻,舟行忽千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出鄂州界懷表臣二首
- 鳥且不敢飛,子行如轉蓬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祁樂歸河東
- 夜泊防虎豹,朝行逼魚龍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東歸發犍為,至泥谿舟中作
- 夜宿劍門月,朝行巴水云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蜀郡李掾
- 速駕畏巖傾,單行愁路窄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入劍門作,寄杜、楊二郎中,時二公并為杜元
- 夜宿月近人,朝行云滿車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酬成少尹駱谷行見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