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在第2個字的詩句
行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我行之數萬,愁緒百重思。 -- 出自唐·義凈·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尋聽于時與并部處一法師
- 伴行芳草遠,緣興野花飄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送王法師之西川
- 修行未盡身將盡,欲向東山掩舊扉。 -- 出自唐·清江·月夜有懷黃端公兼簡朱孫二判官
- 南行登嶺首,與俗洗煩埃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送契公自桂陽赴南海
- 君行試到山前問,山鳥只今相憶無。 -- 出自唐·隱巒·蜀中送人游廬山
- 舟行復陸行,始得到咸京。 -- 出自唐·尚顏·送陸肱入關
- 遠行無處易,孤立本來難。 -- 出自唐·尚顏·送劉必先
- 有行鬼不見,無心人謂癡。 -- 出自唐·修睦·題田道者院
- 不行迅飛電,隱曜光白日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游仙二十四首
- 百行既無點,三黜道彌真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柳下惠
- 五行匹配自刀圭,執取龜蛇顛倒訣。 -- 出自唐·鐘離權·贈呂洞賓
- 臨行執手重重屬,幾千回。 -- 出自唐·魏承班·訴衷情·高歌宴罷月初盈
- 太行直枕大河東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西江月 籌堂壽
- 太行千里政聲揚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太常引 同知崔仲明生日
- 致行云流水,雖違高古,亦無浮麗,更有佳人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沁園春 以上周詠先據至正集七十九,補許有
- 行行獨步青溪上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菩薩蠻·峨冠博帶青藜杖
- 按行多雅志。 -- 出自元·宋*·菩薩蠻 衛州道中至元四年十一月,與八兒思
- 徑行處,洞庭彭蠡,同載赴瑤京。 -- 出自元·宋*·滿庭芳 寒食傷先兄正戲公 共博而守歲,后同
- 衡行十五載,貴富亦已極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淮夷篇
- 送行愧鄒游,口占謝龜縮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祭顧仲瑛詩
- 計行藏、只堪一笑,怕冷白鷗驚見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永遇樂 丙午歲仲秋,與胡中山同舟往南昌,
- 適行囊中有松雪翁所書江城子,逸態飛越,不忍釋手,因依調口占,以寄清與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江城子 癸丑歲季夏下浣,信步至漁溪潘氏莊
- 經行向來坊陌,藹茂林、修竹與云齊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木闌花慢 蘇昌齡過曹云翁貞溪故居,賦詞致
- 兩行簾底,銀燭千枝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春從天上來 次南金早春韻
- 舟行三日數百里,忽見金焦屹相峙。 -- 出自·袁華·紀行歌送陳廣文
- 曉行朱金沙,暮泊石頭城。 -- 出自·袁華·紀行歌送陳廣文
- 行行塞雁青天外,個個輕鷗白浪中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次韻(二首)
- 十行哀詔無多字,落葉虛窗萬古思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讀謝太皇詔藁
- 云行雨施,遍澆溉黃芽雪肌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降中央
- 王行真氣集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瑞鶴仙 五行生數至成數
- 道行非狂。 -- 出自元·明本·行香子·無物思量
- 威行蠻貊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瑞鶴仙 上高節度壽 強村叢書校聚珍版拙軒集
- 一行作吏負且乘,簡書夜下催晨興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拙軒
- 雁行歷歷,鶯聲恰恰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感皇恩 有贈
- 修行謹按日時尋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浣溪沙
- 修行學道,切莫憑嬰姹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驀山溪·修行學道
- 修行莫練外容紅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瑞鷓鴣·修行莫練外容紅
- 修行孰是練金丹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瑞鷓鴣·修行孰是練金丹
- 要行行,如臥臥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蘇幕遮·莫端身
- 閑行閑坐任歌叫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搗練子·搗練子
- 自行自行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啄木兒·自行自行
- 日行持,常關鎖,閉門封戶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惜黃花·主人居屋
- 修行須是身衣布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賀圣朝·修行須是身衣布
- 修行便要尋捷徑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瑤臺月 其中疑有脫誤
- 五行違,脫陰陽,超造化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河傳令
- 遍行游歷,正是狂風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*心香
- 任行任住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心月照云溪
- 莫行功,休打坐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蘇幕遮 勸修行
- 功行兩雙全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拋球樂 其中疑有脫誤
- 我行符水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解冤結 今丹陽下山權與陸仙作伴